第1550章 群英(第2/2頁)

“我已經寫信給老師。”黃道周一生最敬重的就是袁可立,在袁可立去世後寫了不少文章,但事涉老師一生名節,他卻沒有絲毫猶豫之處,當下一邊慢慢在前頭走,一邊說道:“老師不能犯糊塗,我們當學生的要提醒。”

盧象升打量著黃府的小院,一共三進,院落很小,過了二門就是正堂,也是黃道周的臥室兼書房,這幢小院在京城也價值不菲,黃道周的俸祿肯定住不起,好在其士紳世家,應該是家族支持,不至於叫黃道周這樣的儒學宗師去借錢典買房舍。

他聽了黃道周的話,斷然道:“恩師一生愛護名節甚於功名,我想幼玄兄是多慮了!”

“愛名節甚於功名……”黃道周似乎把這話咀嚼了一下,終於動容,叉手揖道:“恩師確實是如此,建鬥說的對,是我想的左了!”

“兄只是擔心過甚。”盧象升道:“以我之見,老師是不可能接受的。”

文安之在一旁道:“這話不多提了,人都出來了。”

王繼廉看到另外有一批人走出來,黃府書房不大,庭院收拾的還算幹凈,正堂下方是兩個大缸子,內儲清水,還種著水蓮,正在開花,左側是不大的小竹林,有一排長凳放著,可以在白天坐著看書,右側是幾株月季之類的花樹,也是開著花,散發陣陣香氣。

一看來人是王家彥和文震孟,盧象升先含笑拱手行禮:“狀元公,開美兄,少見了啊。”

盧象升好久不見這些同年,他們彼此都是有遠大志向,並且品性,能力俱都過人的精英,平時都會寫信往還,雖不見面也是過從甚密,相比之下,在六品主事位子上呆了數年的王繼廉就碌碌無為,顯的相當平凡了。

一看文震孟和王家彥等人都在,王繼廉也是趕緊過來見禮,他能力和官職都一般,但好在也是同年之一,眾人倒也並不會排斥他。

文震孟是天啟二年進士中的第一名,也就是一甲第一,俗稱的狀元。只是他長於文才,政治軍務上表現一般,但不管怎樣將來肯定能到京卿顯職,狀元名聲不顯的太多了,但只要是狀元,入閣不一定,京卿中較好的位置多半還是能到手的。

王家彥字開美,也是福建人,與黃道周同籍,年歲也相差不多。其喜好是看兵書,說兵法,在同年中以知名聞名,做事精明勤謹,觀政進士結束之後並沒有分配,吏部的意思是放他出京,現在還在擇一個地方叫他去當知縣,按諸同年在吏部的消息來說,估計是分到南直隸或浙江,都是比較好容易出政績的地方。

這些人都是天啟二年進士中的傑出之士,匯集在黃道周家裏,也無形中形成了一個政治上的小圈子,也可以說是東林黨人的外圍成員組成的小圈子,並非核心,所以才能在現在的朝局下並沒有受到多大的沖擊,甚至還各有上升的渠道。

“來,這位是史可法史憲之。”黃道周指著一個長身而立的青年向盧象升等人介紹著道:“這位是左東鄉公的入室高徒,左公當年對諸子說,你等碌碌無為,能繼承我一身功業的,非此人不可!嗯,就是眼前這位了。”

黃道周是很少應酬人的,他雖不似劉宗周那樣過於刻板,但好歹也是儒門宗師級的人物了,同年之間往來時說笑幾句就是極限,其余普通的官員或名士想上他的門都是千難萬難,更不要說得到他的誇贊了。其人骨子裏相當的刻板守禮,在舉兵抗清失敗後在南京被殺行刑,臨行前還記得自己欠人的字畫未完成,於是施刑之前從容寫字畫畫,一絲不苟,水準不失,生死大關才是最考驗人的時候,真道學還是假道學,在這種關頭一試就知。

能被黃道周用心誇贊的人,豈是凡俗,眾人神色都熱絡了許多,紛紛向其見禮。

盡管史可法明顯是提前進京來準備考試的舉子,還並沒有進士頭銜在身上,眾人也是以平等待之的態度來相交。

史可法笑而拱手,與眾人一一見禮,人家揖拜時,史可法便多彎一下腰,以示敬重,起身之後,神色如常,絕沒有顯露出刻意的巴結討好或是自大之色。

其不卑不亢,神色從容,儀表氣度相當出眾。

這個亮相,叫眾人都認可了黃道周的說法,眼前史姓青年,不愧是東林黨人普遍看中的後生小輩,未來十余年後,只要中了進士,就會成為一時名臣,仕途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