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7章 完人(第2/2頁)

可惜高起潛這個閹人掣肘,諸將也無戰意,最終隨盧象升參戰的還是他自己的嫡系部下。從那一戰也能看的出,盧象升考慮的事情並沒有錯處,可惜朝廷對他的支持實在是太小了。

眾人沉默不語時,有個健仆騎馬自雨幕中急馳而來,到了茶攤前眼睛一亮,翻身下馬,大聲道:“大人,洪軍門派人送了急信到會館,那邊的人到處在找大人,還是趕緊回去吧。”

“你可真是莽撞。”盧象升皺一皺眉,沉聲道:“遇到什麽事都不要慌亂,要心有靜氣。”

“是,大人。”健仆躬了下身,說道:“還有戶部的王老爺也在會館等著。”

這倒是真的耽擱不得了,雖然盧象升還想談下去,時間已經不允許了。

今天到和記這邊來,也是想實地看看這邊商行的情形。適才盧象升已經進了商行內轉了一圈,感受到和記商行在京城的財力,也怪不得河南山東等地的經濟命脈已經被和所商行所掌控。實地來看一看,感受更深。

至於和這幾個說書先生的交談,偶發興致,倒並不是有意為之,但也所得很多。

盧象升對一群說書先生點了點頭,微笑道:“沒有什麽大了不的,就是閑談,諸位無需想太多。”

說罷自己便站起身來,另外有仆人牽馬過來,盧象升翻身上馬,動作相當的矯捷熟練。

身為正經的讀書人,盧象升從童生到秀才再到舉人,進士,一路連捷,二十來歲就中了進士。如果好好打磨一下文字,進一甲要看運氣,二甲靠前的位置還是可以爭一爭。不過其雖然二甲偏後,成績也是相當的了不起,順利留京為京官,只是未入翰林,終身無望內閣而已。

仕途極順,科名極順,卻無法掩蓋盧象升出色的武人氣息。

自幼而生時盧象升體形瘦弱,卻臂有大骨,從小就力氣極大,長成之後習武強身,卻不經意間練成一身高明的武藝,堪稱搏擊與騎射俱佳。

若非如此,也沒有辦法順利練成天雄軍,並且在戰時自己手持長刀,沖殺在前,並且手刃賊匪。

這種悍氣和武勇,實為大明文官中的異數。

漂亮的上馬動作使眾說書先生一陣喝彩,當然也是因為留在桌上的這一錠大銀,待盧象升走後,眾先生將銀子兌了錢平分,除了高興之外,也是又留下可以編造的一段故事,還好盧象升沒敢通名報姓,不然幾個月後,自己暗查和記商行的事可就儼然成了傳奇故事,流傳一時了。

盧象升住在宜興會館,平時的客人也不多,這一次陛見來的相當匆忙,知道的人並不多。且是去大同險地,很多人對他的前途也不是很看好,前來拜訪交結的人也就更少了。

雖是東林一脈,近年來東林的人在官場前途都相當黯淡,盧象升二十七歲就任大名府知府,也算是東林黨後起之秀中難得的異數,而由於東林被打壓,反而使他得到的支持相當有限。

今天來的戶部的小王老爺和盧象升都是天啟二年的進士同年,同年關系相當密切,彼此都會支持照料,甚至有時候同年的關系比黨派還要密切一些。這也是大明官場生態的慣例,座師比父母還要親,同年比同事要靠的住的多。

一見盧象升進了房門,屋中穿六品補服的官員站起身來,拱手拜揖道:“見過盧年兄。”

“王年兄多禮。”盧象升大笑道:“一向請教不多,今日又不在,叫年兄等著,實在是不恭的很。”

“哪裏,向來也仰年長兄多矣。”

王繼廉是三甲靠前的科名,按例可以留京或是外放,翰林科道是不想了,六部也懸,一般是分在光祿寺一類的冷衙門,盧象升直接任戶部主事,沒多久升五品員外郎,接著外放沒多久就是四品黃堂,仕途一片光明,現在又升了三品兵備道,可能三十來歲就能成為巡撫。

這並非虛言,有識之士縱然看不到明朝已經大廈將傾,可是也能感受到風雨欲來,東虜,和記,還有連年的災情都不停的削弱著大明的國力,國力一弱,妖孽必定從生。

將來文官能任武職者,必定會有比此前更好的前程,這一點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