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9章 細雨(第2/2頁)

有此事在前,盡管徐光啟的話有南堂教士和別的門人弟子一起佐證,可是孫元化還是覺得局勢並沒有這麽惡劣。

和記是很強,但在大明內部就是一個大商家的格局,在真正的士紳階層和將門階層的盟友很淺,在民間的經營也談不上能影響到大局,一旦事有反復,和記未必能憑著十萬精兵橫掃九邊,這種事很多,最有名的就是安史之亂,以安祿山率的河北四節度的勁兵精銳,初起時橫掃河北,直破潼關,占領長安,可戰事打到最後還是大唐王朝獲得了勝利。如果是玄宗初逃時,人人可能都覺得大唐完蛋了,可是事實來說,大唐在其後還有百年國運,雖然國勢江河日下,但畢竟命脈不絕。

以大明現在的情形來看,比唐玄宗時肯定要強的多,比兩宋的情形感覺也強,各鎮無跋扈之帥,文臣領兵的格局不變,對各處地方的控制肯定比唐時要強的多,孫元化也不是不看史書的人,甚至可以說他的學識也相當淵博,從種種跡象來看,大明想再度中興很難了,可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大明再拖幾十年也是相當正常的事情,現在沒有必要就下注,甚至應該說還是大明這邊的機會更大一些。

能成為名臣,甚至救時的名臣,豈不比在草原上當一個草頭王的部下要強?

不管孔敏行怎麽成功,孫元化心中自有一團熊熊烈火,他感覺自己能夠成功,也必定會成功。

……

“下雨了。”

皇太極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輕聲嘀咕了一句。

在他身邊的莽古爾泰有點病懨懨的樣子,連續幾天的暴雨,人和馬在泥水裏折騰,早晚的溫差很大,這個三貝勒受了風寒,這幾天都在發燒,在馬上還在打擺子。

沒有人敢說停步,老汗的脾氣越來越大,敢質疑老汗的人得有天大的膽子,莽古爾泰和皇太極都不敢勸。

況且勸了也沒有用,老汗的脾氣固執非常,從三月到八月,幾乎沒有一天不是在四處奔波,只有極少的時間在沈陽休整戰馬和將士,接見蒙古台吉,在五月時,科爾沁的鄂巴洪台吉跑到沈陽來,當時道路還沒有徹底斷絕,老汗親自出沈陽十裏迎接這個科爾沁的台吉。當時十三山已經破圍,根據前線將士和總兵官穆哈連還有皇太極的回報,努兒哈赤只能按下了興兵討伐的念頭。

大軍剛從遼西返回,士馬疲憊,勢必無法進行一場決定後金國運的大戰。而不點起全部主力,對十三山和科爾沁一帶出現的和記兵馬,並沒有必勝的把握。

在雨幕中很多人加穿著油衣,戰馬四蹄甩上來的泥漬甩滿了所有人的衣袍,在嘩嘩的雨聲中沒有人願意交談,只有馬蹄踏地時的沉悶聲響。

由於感覺精力有所恢復,也可能是為了逞強,努兒哈赤在雨中也和眾人一樣騎馬而行。老頭子當然也披了油衣,同時還有一個強壯的葛布什賢替老汗打著淺黃色的大傘,不過這種傘多半是儀仗所用,擋雨的功用有限,在皇太極和莽古爾泰的眼前,佝僂著身體的老汗衣袍也半濕了,和他們所有的人一樣。

這支千余人的隊伍和此前一樣,都是往清河湯泉去,這是女真貴族慣常的活動,每年冬天努兒哈赤都會去泡溫泉,他會帶上自己喜歡的近臣和子侄,在湯泉一帶蓋了不少屋子,直接把濕泉蓋在房間裏頭,這是一種無上的享受,特別是對女真人這種久在苦寒之地生活的人來說,能在溫暖的房間裏泡著溫泉,對身體有相當的好處。

這一次則是非常規的行動,入夏之後,努兒哈赤的身體出現了大問題,最為困擾他的還是背部生瘡的麻煩,疼痛,睡臥難安,進食都很困難,年輕的壯年人都會形消骨立,更何況這是一個戎馬一生,身上有相當多暗傷,筋力衰朽的年近古稀的老人。

更何況努兒哈赤前幾個月還都是在各個戰場上奔波,更是嚴重的消耗了他的體能。

從醫學上來說,努兒哈赤是透支了自己的身體機能之後產生的機能失衡,生瘡只是這種機能失衡的外在表現,就象有人離家千裏就會嘴角生瘡一樣,這是透支體力和水土不服的外在表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