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3章 辱罵(第2/2頁)

“我等當然是為了公義。”李夢辰義正言辭的道。

“公義?”王發祥突然變了臉,怒聲道:“我們在北邊打的是北虜,誰他娘的告訴你我們和記對大明有不臣之心?皇帝沒說,內閣的閣老們沒說,你們幾個鄉下竄上來的舉子就能知道這樣的大事?你們憑什麽?日你們娘親的,你們算哪根蔥?哪個王八蛋的褲子沒系緊把你們這幾個寶貨給露出來了?天子腳下,輪得著你們來操這種心?還送匾額,報自己的名號,敢說不是為了出風頭揚名?就你們這幾個貨,留在京裏肯定是上科沒考中進士,你們的這舉子沒準也是混出來的。你們壓根沒有真材實學!現在不好好讀書等著下科再好好考,中了進士再出來說國事,報效朝廷,現在就出來獻醜,你們也配?起誓,我們張東主用得著和你們這樣的狗才起誓,和記從小商行到現在,是張東主一路白手興家做起來的事業,從未在大明境內坑過一人,害過一人,你們這樣的貨色,也配和我們東主起誓?”

王發祥說話聲音響亮,連嘲諷帶怒罵,幾個舉人目瞪口呆,大家都是場面上的人,原本還準備與和記的人辯論,想了幾個策略,沒想到這壯漢一出來就是劈頭蓋臉的怒罵,罵得他們都是一臉的屎湯子,根本就沒有什麽機會反駁或還嘴。

“罵的好。”

“痛快痛快。”

李國賓在不遠處臉上也露出笑容。

對這些舉人果然是來文的不行,只有王發祥用這樣的江湖伎倆,先聲奪人,再加以辱罵,算是把眼前這種尷尬局面給化解了。

若是任由剛剛的局面發展下去,到晚上就得傳言開來,眾舉人倡議堵門,逼張瀚立誓,和記諸人無詞以對。

這樣的消息傳揚開來,對和記的整體形象可是沒有半點的好處。

“你,你……”李夢辰氣的嘴唇發麻,渾身都在顫抖。

他們好歹也是統治階層的一份子了,從未想到有人用這種類似潑婦罵街的方法來對他們。若是在各自原籍,誰敢這麽大膽罵一個舉人老爺?

那些殺豬的挑糞的種地的,見著一個秀才都得畢恭畢敬的打躬作揖,避讓在道旁,見到舉人的轎子都是遠遠的避開,要麽就得跪下迎接。

李夢辰鄉下有田,下鄉時那些平頭百姓都得在莊子外頭等候,等李夢辰一到就一起跪接,那種尊敬有畏懼權勢的意思,但也有普通人對舉人和秀才學識的尊敬。

在大明,也是中國,尊重有知識的智者是一種傳統。

以後人的眼光看舉人秀才不過如此,只是用十幾年的時間鉆在幾本書裏。但就當時來說,他們就是不折不扣的讀書人,而且世間的道理都被讀書人所掌握著。因為他們讀的都是孔聖的話,是大成至聖先師的話,他們能讀懂,還能加以解釋。

這就是生員的力量,輿論和人們的尊重使他們很有力量。

一兩個生員也還罷了,如果幾十上百個生員聚集在一起,就算是巡撫都能鬥上一鬥,在江南地方,生員把持官府可不是什麽新鮮事了。

李夢辰在家鄉時,如果有人敢冒犯他,不要說這樣當面辱罵,就算少許的不恭敬,李夢辰叫仆人拿著自己的帖子去拜知縣,縣大老爺就立刻發牌票捕人,抓到之後先臭揍個半死,看看犯人有何膽子敢冒犯舉人老爺,再用站籠站上幾天,叫全縣周遭的人都知道這人是犯了何事被罰。

絕不會有人敢這麽罵一個舉人……李夢辰氣的渾身發抖,但他也沒有辦法,現在哪有什麽知縣下牌票替他捕人?

這一片地方是宛平知縣管,京縣知縣是最難做的差事,人也相當的機靈,就算有人報到縣衙裏頭,知縣肯定也裝著不知道這事,甚至臨時起個名頭躲一躲,事情過後再說。

五城兵馬司和巡城禦史身後的大人物打過關照,不準他們今天過來偏幫和記,所以李夢辰掃了四周一圈,一個兵馬司的人也沒有瞧著。

一時之間,茫然四顧,居然沒有一個能幫的上手的人,並且四周旁觀的人多半在竊竊私語,或是面露嘲諷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