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5章 忠孝(第2/2頁)

但這個群體中也有相當的諍諍鐵骨,只為事實,不論黨派的言官也一樣有,不怕觸怒皇帝的硬骨頭也是有的。

後世只知道騙廷杖,那東西又豈是好騙的?幾杖就能叫虛弱之人半死了,而後關押,囚禁,虐待,免官和流放,一整套下來,這罪豈是容易受的?

可以說,大明文官,包括言官的風骨是二百多年獨特的政治生態形成下來的,比宋人士大夫的風骨更硬,也更加強項。

畢竟宋朝皇帝可不會一次廷杖打起幾十個文官,所以在宋朝士大夫說話風險很小……了不起被貶竄嶺南,在大明,說話還是有生命危險,並且還不小。

社會風氣也偏向開放,人們逐漸變得放誕敢言,行商和開設工場的風氣也起來了,民間的管制很松,不象明初時,對人們的禮儀,衣著,建築式樣都有詳細和嚴格的規定。現在只要有錢,管你是工是商,不是官紳的一樣敢用朱門重檐,也一樣能穿綢緞,能穿著紅色紫色等各種顏色的衣袍在身上。

哪怕是唐宋年間,這種事也絕不可能,衣袍式樣和顏色,向來規定的十分嚴格,不是士大夫,級別未到,百姓只能穿灰色青色白色等諸色,朱紫之色,向來是達官貴人的顏色,而現在,也堂而皇之的穿在百姓們的身上了。

京中的出版業相當繁榮,各種書籍在京不停的出版,人們不僅能看諸如三言二拍等文人編出來的書籍,也能把評書等市井雜言編成話本小冊子,買回家細細觀看。還有很多神怪傳奇故事,反正沒有忌諱,哪怕是白蓮教的教義,只要你給錢,出版商一樣敢替你印。

人們已經打開眼看世界了,有很多士大夫對泰西的學問也很感興趣,雖然主要是在天文學上,也就是編歷書這樣的專業的事情上。但大明自有其恢弘氣度,徐光啟是士大夫,是禮部侍郎,一樣能加入天主教,還取了教名,也沒有人攻他是二鬼子漢奸,一樣視為儒學宗師。徐部郎還和弟子一起翻譯幾何原理,把天主教的傳教士介紹給朝中的大員們,南京教案發生後,並沒有進一步有人迫害傳教士,傳教士們還可以傳教,相比於東南亞地方,教士們肯定受到很多限制,但東南亞是被歐洲人征服的殖民地,大明卻是有相當強悍實力的龐大帝國,其包容性和偉大之處就在於此。

相比幾十年後韃子列帝的那種妄自尊大和徹底的閉關鎖國,兩者之間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文明,商業,工業,文教,整個大明其實在重新尋找上古華夏的道路。

崖山之後,古典中國其實已經斷絕了文明傳承,大明立國之初復漢官威儀,但在朝廷到民間層次都有很多蒙元的殘留,一直到隆萬之後,朝廷的管制放松,開海之後民間財富大增,特別是江南,文化和經濟方面都有相當強的活力,不管是蘇州的經濟發展,還是江南一大片地方的文化發展,都有一種蓬勃生機。

不管是和記還是女真,把這一切復蘇的苗頭給打斷,都是一件令人相當可惜的事情了。

“文瀾你打算怎麽做?”孫敬亭頗為擔心的看著張瀚,原本不打算問,可還是忍不住詢問起來。

李慎明和孔敏行等人不在,和記內真正能影響到張瀚的無非就是這幾個。

論聰明才智這幾人都是人尖子,孔敏行是徐光啟的入室弟子,農學專家,儒學水平完全夠二甲進士,做實務也是相當厲害,而且入和記較早,地位很高。

一樣早的還有王長富和梁興等人,當然還有老掌櫃周逢吉和梁宏幾個,不過他們的水平和孔敏行不能比,當然影響不了張瀚。

還有李慎明,大膽心思,舉人身份替總兵行商,折沖往返,光是憑關系是肯定辦不到的,當然得有眼光和手腕,人得特別的精明。

不精明的人沒法行商,光靠權勢那種叫搶,不是買賣人。

在山西地方還是相當重商的,人們行商也不覺得恥辱,蒲州張家世代為官,姻親都有不少是朝廷重臣,可不是一樣還行商,有什麽可丟臉的?

山多地少,不行商等著餓死?

“這事說起來很復雜,但也可以很簡單。”張瀚嘆一口氣,說道:“說復雜,就是要更加的韜光養晦,要更進一步的退下去,說起來好笑吧,但應該得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