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0章 玉璽(第2/2頁)

周耀聲音變得嚴厲起來,大聲道:“如果有不服從的,可以現在帶著長槍和弓箭離開,讓我們再決高下。”

在場的所有蒙古人沒有敢吭聲說話的,大家只是把頭又低下去很多,不少人在流淚,可真的沒有人敢說再抵抗的話了。

“那好,”周耀沒有多看那幾個所謂的皇後和福晉們一眼,他對這些人沒有什麽興趣,不過既然是主動投降,料想她們的待遇不會太差。他掃視了眾人一周,說道:“就叫人帶你們下去安置,要一切聽從安排,敢於反抗和不服從者,殺無赦!”

這一番話所有的察哈爾人顯然都聽進去了,所有人把頭低的更深了,包括婦人們也在內,每人均是戰戰兢兢的模樣,顯然都明白不能給和記找到借口殺人。

“我部有一至寶。”娜木鐘戰戰兢兢的擡起頭來,說道:“願貢給天可汗。”

“什麽寶物?”周耀眼一眯,他當然知道這一次的任務。

“傳國玉璽。”娜木鐘看了一眼額哲,少年膽小,她只得推了額哲一把。

少年察哈爾人只得站起來,這時人們才注意到他手裏捧著的一個精致的木盒子。

“我下馬去看。”

事涉玉璽,周耀都不敢怠慢了,這是傳說中的傳國玉璽,傳聞也不知道真假,但最少可以確定一點,從元順帝跑到草原之後草原上才有的這個玉璽的傳聞,後來越傳越廣,玉璽可以確定一直在達延汗和林丹汗這一脈的貴族手中,也能確定在林丹汗的手裏。

這一次征察哈爾人,打敗其部當然是最重要的任務,其次就是要找到這塊傳聞中很神奇也很神秘的玉璽。

很多蒙古人都知道這東西,傳聞很廣,包括底層的牧民都知道林丹汗手裏有這個不得了的寶貝。

漢人也有不少知道的,朝中的士人和普通百姓,特別是京城百姓喜歡討論這個事,有不少人對這塊沒見過的玉璽操碎了心,並且給它編出了若幹種來歷。

百姓最喜歡編這種事,有相當的趣味性,也不犯忌,官府不會管這個,其實朝廷也很好奇,蒙古人手中的玉璽到底是哪朝哪代的,是不是傳聞中的始皇帝的那塊傳國玉璽。

如果真的是,那可是無價之寶。

對這種傳聞中的神器,在場的和記軍官都瞪大了眼,包括四周警備的士兵們也是一樣。

蒙古人也都忘了自己的處境,頭伸的老長向這邊看。

周耀等人大踏步的過去,站在額哲身前的周耀稍一猶豫,還是單膝跪了下去。

和記是不提倡跪禮,大夥不管在心裏怎麽尊重張瀚,一般就是作揖,長揖,或是行軍禮就算了。

眼前這場面就不能這麽馬虎了,周耀到這個位子上,知道很多事情就算是張瀚也身不由已,就象這玉璽,張瀚豈是在意這種死物的人?但傳聞中有這東西,如果不高調把這玩意找出來,就會一直不停的有人假稱有這玩意,宣揚天命,蠱惑人跟著一起造反……

不要不信,幾百年後的現代社會,一樣有農民在大山稱有天命,也能拉起幾十上百人的隊伍,東西宮娘娘一封,拿著金鋤頭的皇上就坐了金殿。

這個時代不怕死的野心家更多了,稍有借口就大把的人跑出來。

明末清初的朱三太子案,牽連甚廣,一直鬧了好幾十年,連康熙都頭疼的很,後來找著了人,盡管已經是人畜無害的老人,還是全家大小一並斬首,算是了了一樁心事。

傳國玉璽可比朱三太子強多了,張瀚怎麽能不慎重?周耀等人出發之前,張瀚耳提面命,就再三強調,傳國玉璽一定要搞到手。

這事兒在周耀心裏也是一直梗著,獵騎兵們優先的任務先是剿滅抵抗的察哈爾人,盡量多俘虜對方的丁口,徹底把這個部落消滅,其次就是要找這個傳國玉璽,一定要將其找到,哪怕括地三尺也必須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