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9章 弓箭(第2/2頁)

巴特爾簡直覺得丟臉,這些家夥丟盡了蒙古人的臉,號稱騎射無敵,成吉思汗的子民,身上有狼性,蒙古人是狼,漢人是羊,這種說法已經流傳很廣,可是巴特爾很想告訴這些傻子,當羊的占了膏潤之地,當狼的被封鎖在漠北,享受著風沙和白災,一年到頭凍餓交加,只能南下搶人家的一點殘羹剩飯吃,這樣的人還有狼性?巴特爾自己都覺得臉紅。

真要有狼性就不會被漢人攆回來,又不會攆回來之後只敢打草谷了。

“準備。”負責指揮隊伍的是一個老資格的營指揮,早就跟著張世雄混,馬賊出身,三十五六歲年紀,在獵騎兵中很有威望。

營指揮高舉右手,身邊的旗手和號手都緊緊盯著他,獵騎兵也調整了方向,三排縱橫變成了橫隊,與往南邊跑的察哈爾人越來越近,隊伍也越來越快要重疊了。

很多察哈爾射手開始象樣的射過箭來,有不少獵騎兵中箭了,鎖甲擋不住的地方箭矢也會帶來傷害,不過並沒有多少人在意,也有少數人被射中了要害,掉落下馬,或是戰馬的要害處被射中了,撲倒在地,將身上的主人重重翻滾著壓在地上,傳來響亮的骨骼被壓斷的脆響。

獵騎兵們沒有第一時間開火,無此必要,在充分展開隊形,三排騎兵也錯開身位之後,帶隊的營指揮終於把手臂落了下去。

旗號揮舞,清脆響亮的喇叭聲猛然響了起來。

三排獵騎兵依次開火,兩個並排向前奔跑的騎隊象是很親熱的友軍,雙方互相友好的打著招呼,一邊是弓箭,一邊是火槍,火槍明顯占據了絕對的上風,大量的蒙古牧人被掃落下馬,很多空著馬鞍的戰馬出現了,三輪射畢,最少有超過三百人被打落下馬,考慮到這個時代滑膛槍特別是騎槍的射距和威力,還有準確率等各種因素,可以說是在三十多步的距離上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戰果。

“自由射擊。”

營指揮又下了一道新的命令,喇叭聲再次響起來。

很多獵騎兵從自己的戰馬一側取出另外一支騎銃,當然也在事前裝填好了,又是一輪密集的騎射。

巴特爾打完了兩輪,並沒有和其它人一樣選擇在馬背上裝填,而是取出了自己的騎弓。

這一點可能會叫人嘲笑,不過很多蒙古甲兵喜歡這樣。

騎弓他們已經用了最少二十年,在八十步內他們能指哪兒射哪兒,命中率在九成以上,巴特爾是甲兵中的神射手,在八十步左右的範圍,一般的人看目標只是一個小點兒,沒接觸過弓箭的人根本不知道怎麽瞄準,更不要說命中目標。

射箭是一個整體性的運動,不光光是眼神,最重要的是經驗。

當你手中握著弓箭的時候,一系列的動作都是在完成瞄準的過程,手腕和手臂,腰力,眼神,最終配合在一起,完美的融合一處之後,遠處的標靶就在你的視線之內,你看似普通的看了一眼,全身的所有動作都準備的妥當了,手指一松,弓弦震動,箭矢飛掠而出,正中靶心。

對蒙古人來說,沒有什麽固定靶,草原上的兔子野雞麅子黃羊還有大群的野狼都是獵物,他們不僅能在幾十步的距離內箭無虛發,還能投擲布魯,好的投手同樣也是一樣,每一投必能中,那些靈巧的小動物都避不開投擲過來的布魯或是箭矢,更不要說大型的獵物了。

巴特爾喜歡自己的弓箭,也喜歡射出箭矢的感覺,在很多同伴重裝子藥或是用手銃的時候,他擰腰側身,將一支箭矢射了出去。

馬速很快,眼前的景致在飛速的變幻著,過快的速度使人產生錯覺,似乎大地顛倒了,整個地平線在向自己壓迫過來,不常騎馬的人容易產生恐慌的心理,但馬上的高手對此無所畏懼,甚至敢於站起來,拉弓擰腰馳射,這樣可以輕易的拉滿弓,使騎弓的力道發揮到最大。

巴特爾看到了箭矢飛出,射中了一個黑圓臉膛的漢子,箭矢直插進他的面門,深深紮入,那人慘叫著揮舞手臂想抓箭矢,可是又不敢用力,在猶豫的當口血流如注,意識也逐漸模糊,身體失去平衡,象破麻袋一樣栽倒摔落在地上,發出砰的一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