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3章 對陣(第2/2頁)

塔什海在薄霧中低頭向前,此時他已經後悔打過再投降的決定了,可是事已至此,以他的身份總不能在陣前高呼投降,那樣還不如死了算了,一輩子被人嘲笑和鄙夷並不是好事,有的人可以接受,只要能活下去,而有的人就接受不了。

四周奔跑的牧民很多,少量的甲兵都匯集在塔什海和跟著出戰的小台吉們的身邊,一個大部落有幾十個台吉也不是稀奇的事,如果看看第一手的史料,一次會盟來上幾十個台吉太輕松了,塔什海四周的甲兵努力的把人群分開,等稀薄的煙霧散開,塔什海發覺四周奔跑的牧民不少,而且幾乎人人面帶驚慌。

這種情況叫塔什海感覺不妙,才兩輪火炮已經把剛剛牧民們被如山似海騎兵群鼓動起來的士氣打的差不多了,這就是沒有訓練過的民兵與正經軍人的區別,正經的軍人可以在絕境中求生,而民兵則在順境可以打的很象樣子,在逆境中則很容易崩盤。

還好隊伍中有一些甲兵,他們發出怪叫,已經沖到方陣北側東角,他們控制著馬匹在空心方陣側前斜跑而過,並且很快跑到百步之內,這個距離他們不再擔心被火炮轟擊,因為太近了,很容易誤傷到自己人。

這時塔什海才能仔細觀察方陣北側也就是左翼的情形,穿著厚重鐵甲的戰兵小隊在陣前擺開,遏制蒙古騎兵逼迫的更近,他們多半半蹲在地上,斜舉著盾牌是第一列,後面也是一樣半蹲著的鐵甲兵,斜舉著長槍和鏜把,在這樣厚實的鐵甲和嚴密的隊列防禦下,小股遊騎想過去占便宜也是很難。

在鐵甲戰兵身後是大片的厚實的陣列,穿著灰色軍袍外罩綿甲或鎖甲的長槍手在正中,長槍如灌木一般密集,長槍陣列十分密集和厚實,如林的長槍兩側是穿著一樣鎧甲和裝束,手中持著上了刺刀火銃的火銃手,一樣密集的白刃閃著寒光,銃口斜舉,給人相當強烈的威脅感。

在方陣陣列兩側有兩處空隙,有好幾門小型火炮的炮口瞄向察哈爾人。

事已至此,所有人明白都沒有退路,從兩翼疾馳而來,再往前跑三四裏就是敵人的主陣了,騎兵們沒有這麽蠢,後退當然更不可能,只會導致自己人的互相踩踏,所有人發出怪叫,對商團軍的方陣逼迫的更近了,兩支騎兵分別從方陣的左側和右側跑過,有一些跑的快的已經威脅到了方陣的西側。

怪叫聲中察哈爾人迫的更近了,他們的人數遠在方陣之上,因此還保留著相當的勇氣,他們不停的吼叫,戰馬奔騰的速度越發急促,但商團軍的陣腳絲毫未亂,並且在迫近百步左右時,很多察哈爾人都有些錯愕,到了這個距離,漢人的火銃仍然沒有打放。

進入百步之內後騎弓的威力還是不足,在右側的察哈爾人開始借助風力拋射,很快在方陣上空出現了蝗蟲般的箭雨,大半的箭矢都落到了商團軍將士的頭上,察哈爾人要是感覺距離不夠就不會射出自己的箭矢,這些人從會走路就持弓,在他們生長的過程中打獵是必備的生存技能,畢竟草原現在地廣人稀,就算在幾百年後都有大量的野生種群在草原上生活著,現在的草原還有野駱駝和野驢群,各種獸群十分豐富,射獵也就成了蒙古人最基本的生存技能。

大量的箭矢落在人的身上,銃手和長槍手們都低下頭,不少箭矢打在他們的頭盔上,發出當當的響聲。

也有落在綿甲和鎖甲上的,由於距離尚遠,拋射借助風力把箭矢射過來,精準度還能保持,但殺傷力著實有限,很多人的鎖甲上掛了好幾支箭矢,卻是連皮肉傷也沒有受。

也有受傷的士兵,箭矢透過他們身上沒有防護的地方,發出篤的一聲,透體而入,還好插入不深,鮮血溢出時人悶哼一聲,接著離開隊列退後,軍醫們已經迎了上來,在戰場上做先期的緊急處理,鉗斷箭杆,如果箭頭沒有射入骨骼就直接拔出,清洗消毒再包紮,一般沒有刺入太傷也就是輕微傷,包紮過後的傷者都可以重新再返回隊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