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9章 會戰(第2/2頁)

好在每個連隊裏都有優秀的老兵存在著,他們配合著軍官,穩定著新兵的情緒。

盧四和張彥升這個連,還有他們左右側和後方的連隊都是老兵為主,這也是這些連隊被挑出來當突擊部隊的原因。

在擺開喇叭的聲音中,各連隊的士兵紛紛下馬,他們將戰馬交給前來收攏的輜兵,在交出韁繩的時候,不少士兵在自己戰馬的身上撫摸了一下,或是重重一拍。

在長期的行軍和日常的照料中,每個士兵對自己的戰馬都有了一定的感情,今天是一場超過十萬人規模的會戰,沒有人能保證自己一定能活到戰後。

激昂嘹亮的喇叭聲停止了,十一個龍騎兵連隊已經徹底擺好了步陣。

盧四站在連方陣的左手側,張彥升則是右側。

兩人在擺陣時有短暫的交流,並沒有太多可說的,只是互相鼓勵了兩句,兩人都年輕,又是合作不短時間的戰友,彼此交誼十分深厚,在這種時候,只能約好打完了一起痛飲一次,和記的禁酒令在平時和戰前很嚴格,大戰之後,每個高級將領都明白部下需要徹底的放松,只要不酗酒鬧事,喝醉了都沒有人會多管。

整個連三個中隊,加上連直屬騎兵隊等人員人數是二百一十二人,整連分成三列,中間是六十六名長槍手,一百二十多個火銃手分列長槍手正面兩側,每個連的側邊與另外一個連相接,中間留有通道,方便傳令和騎兵進出。

十一個連排成了整齊的連方陣,從下馬到擺開列陣用時沒有超過一刻鐘。

一望無際的草原上出現了一排接一排的步兵方陣,長槍的槍尖和刺刀的刀鋒閃爍著冷艷的光芒。

火銃手們和長槍手多半穿輕甲,在他們的前方應該是少量的戰兵,穿著厚重的鐵甲,他們左手持盾,右手持刀,但此時距離敵陣尚遠,戰兵們穿著厚實笨重的鐵甲,此時就下馬,不等打仗體能就消耗大半,少量的戰兵們騎馬跟隨在兩側,一旦接近到敵人可以突擊而至的距離,戰兵們也會下馬,迅速站立到方陣前方。

號角聲和奔雷般的馬蹄聲一直不停,這時前陣聽到後陣持續不斷的喇嘛聲響起來了,不少士兵都回頭看去,看到一望無際的大陣,無數刺刀的尖頭在閃光,無數槍尖也在閃光,無數槍騎兵的鐵甲閃爍著銀光,整個軍陣如同一面破碎的水銀鏡子,鏡面的每一個角度都在閃爍著銀光的光芒。

大量的馬匹是顯眼的雜色,一群群的馬匹有著各種顏色,紅色,灰色,白色,青色,黑色,這個時候人們才赫然發覺,和記商團軍已經幾乎做到了全部擁有乘騎,輜兵們也有大量的馬,當然是以挽馬為主,雜馬不比戰馬昂貴,可是龐大的數量仍然說明和記在這方面投入了重金。商團軍的戰馬多半來自繳獲,十幾個蒙古部落提供了大量的戰馬,這個時代如果說哪一個勢力能在短短幾年內擁有超過十萬匹的戰馬和雜馬,毫無疑問就是占據了草原的和記才能做得到這件神奇的事情了。

和記的戰馬之多已經超過了中原農耕民族的極限了,一個商人政權,麾下直接的民眾還不到百萬,養著的軍隊已經超過了二十萬人,這個數字叫人相當的無語,就是說大明現在放棄對宣大榆林山西各鎮的糧食供給和軍餉發放,改由大同一個府來負擔。

這顯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想想荷屬東印度公司有好幾百艘船,整個艦隊,五萬雇員加公司軍隊,還有殖民地上千萬奴隸供其使喚,這麽一想也就能夠釋然了。

在百年多後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在此之前很多公司已經相當的強悍了,英國的幾個公司一年納稅都有幾十萬磅好幾百萬兩的白銀,哪怕是工業革命前大航海時期的強大公司,在財政收入上一樣比大明帝國這種集權帝國要強的多。

社會財富不一定轉化為國力,和記的財政收入已經超過大明,前陣身後的龐大馬隊,就是十分明確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