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8章 一搏(第2/2頁)

再下來就是龍騎兵的改組,長槍手和戰兵的數字大幅度的減少,同時重騎兵成為戰爭之王,槍騎兵被加強了,正如獵騎兵一樣,重甲騎兵同樣是輕騎兵的克星,也是戰場上的王者。在拿破侖的時代,主力當然是持滑膛槍的步兵,但決定戰場態式和勝負的只有兩個兵種,胸甲騎兵和炮兵。

拿皇的勝利毫無例外是他用這兩個兵種獲得的,那些老近衛軍都能吹噓自己當年在拿皇麾下做出了多少豐功偉業,但其實所有人都明白,胸甲騎兵們才是致勝的王牌,當滑鐵盧戰役之中騎兵們完蛋時,整個法國軍隊也就完了。

現在商團軍方陣中的火銃手的比例從原本的三成變成了七成,還有兩成多的長槍手,半成的跳蕩戰兵。

長槍手還是充當防禦的核心,但基本上不依靠他們進攻,跳蕩戰兵是充當遊兵,少而精的角色,每個都是強悍的戰士,防止敵人的遊兵過來動搖自己這一方的陣線。

很多優秀的老兵要麽退轉成槍騎兵,要麽打報告去了台灣,在台灣他們能發揮更大的作用,跳幫戰中需要這些老兵的勇氣和戰技。

最少在幾十年內,跳幫戰還會是海戰的主流戰法,因為一艘裝滿了百門火炮的大型風帆戰列艦和另外一艘對轟,可打一下午打過千枚炮彈,最終兩艘船都安然無事的返回各自的港口。

要想獲得決定性的勝利還得靠跳幫。

沖角算是被淘汰了,漿帆船戰艦在北歐還有用武之地,而跳幫戰最少還能維持二百年的時間,直到出現了更好的火藥,威力更大的炮彈,再有膛線,後膛炮,乃至魚雷和潛艇。

十幾個龍騎兵連隊走在先遣部隊的中間,在他們之前是獵騎兵,兩翼是槍騎兵。

說來很奇怪,盧四在騎馬走了三四裏地之後,耳朵裏就聽不到身後大陣的動靜了,眼前一片寂靜,太陽升起來了,空氣叫人感覺很舒服,早晨特有的清涼和太陽升起之後帶來的熱力,那些高過人膝的野草被早晨的微風吹的搖擺生姿,遠處似乎有野獸在草從裏猛然竄出去,他們應該是被大隊的騎兵遠遠就驚動了。

這裏原本就是草澤茂盛,野獸眾多之處,要不然康熙也不能在這裏一天打幾百只兔子,可是此時此刻沒有人想到打獵這回事,所有人的目光都盯著遠方,兩軍相隔不到二十裏,隨著獵騎兵的出動,對面的蒙古遊騎終於也出現在地平線上。

看到敵人出現原本應該緊張起來,但盧四和張彥升等人反而是有松了口氣的感覺。

盧四感覺所有人都感覺蒙古人瘋了,居然敢正面迎擊過來。但轉念一想,察哈爾人其實已經是網中之鳥,籠中之獸,四面的羅網張開專門為了捕獵他們,如果他們稍微對力量有所感覺,或是存在理智,早就應該舉族集合,放棄老弱,精壯的男子和能騎馬遠行的族人在甲兵的掩護下往東北或西北方向突圍,肯定是要蒙受慘重損失,商團軍在四面張網等著他們,控制著重要的山脈和水澤,只要他們要打獵或喝水就不可避免的遭遇到伏擊,那些已經恭謹的服從於和記的蕃騎們會如狼群一般不停的嘶咬這些逃亡的察哈爾人,一旦開始逃亡察哈爾人就宣告正式失敗,他們統治這一片區域已經接近百年,四周的異族對他們異常的仇視,一旦失去力量,四周的群狼真的會把他們給撕碎的。

逃亡的察哈爾人不會有穩固安定的營地,不會有潔凈的水源,不會有穩定的食物來源,無處放牧,四處流亡,不斷的遇到襲擊。他們沒有辦法放牧來恢復元氣,始終會在風雨飄搖中被不斷的襲擊著,十幾萬人不管能逃出多少,一年之後絕對剩不上一萬人以上。

直接被殺的會是少數,多半的人一定會死於殘酷的襲擊,饑餓,疾病,還有蚊蟲瘧疾,冰雪之下的寒冷會帶走大部份人。

如果考慮到這些,殊死一搏的心理反而能夠理解了,畢竟死於饑寒如果是注定的命運,還不如放手一搏,打贏了的話,一切危機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