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9章 林中(第2/2頁)

這當然叫小部族的人充滿怨氣,特別是八旗兵中的死兵幾乎都是索倫人和鄂倫春人等小部族的人擔任,戰死率極高,十不存一,各部都怨氣滿腹,包括海西女真,烏拉部,葉赫部在內,都屬於八旗中的不安定因素。

永歷皇帝被絞死之前,駐在昆明的一群滿洲八旗的將領想要把永歷帝救走,風聲鬧的很大,主要原因就是這些滿洲八旗的將領是海西女真或是索倫人。

“不說這些。”譚泰倒在地上,感覺全身骨頭都在疼,這麽多年沒有這般狼狽過,他咬著牙道:“這個仇,我們很快就報!”

舒穆想說什麽,又猶豫了一下,這麽一小會的功夫,譚泰已經睡死了,灌木從裏響起了沉重的鼾聲。

一個白甲往外走去,盡管也疲憊的要死,但每個人都要輪值,休息的時間短,每人輪值兩刻功夫也差不多了,這個白甲持著長大的步弓,消失在灌木從的外圍。

過了子夜不久,這一小隊的騎士又繼續上路了。

樹梢不停的打在他們的臉上,半夜時露出很重,天氣並不太冷,人身上也是冷冰冰的,臉上和鐵質的頭盔上全是露水。

沒有人叫苦,當然也不會有人抱怨,譚泰是白甲纛額真,舒穆是牛錄額真,還有三個人是白擺牙喇,這些人都打了最少十年仗,青少年時期女真人的生活還很困苦,冬季難熬,春天饑餓,還要做農話,夏天的時候要打漁,捕獵,采摘幹果,種地,一直到秋天。

秋天時就打仗為主了,翻山越嶺去攻打那些各自為政的女真部落,然後仗越打越大,越來越激烈,老汗的地盤越來越大,兵馬也越來越多,攻伐的部落也越來越強,但大夥的日子也並沒有好過起來,搶來的地盤,人丁,歸入八旗中的各牛錄,八旗也是從原本的黑旗和白旗演化出來的,然後出現黃旗,紅旗,藍旗,取消了黑旗,等大金國成立,八旗的貴族們擁有越來越多的牛錄和人丁,普通將士的生活還是很困苦。

打下撫順關,算是女真人搶到的第一桶金,大家的生活一下子好過了不少,譚泰和舒穆也是在那時候有了第一批漢人包衣,包括分給他們的耕牛和糧食。

到了打下遼陽時,所有中上層的日子都一下子好起來了,大家到城裏挑了漢人富戶的好宅邸住,有漢人包衣服勞役,家裏的女人都不需要伸手做家務了,一進遼陽,努兒哈赤就下令城中百姓和富戶捐出衣物,城中心堆了小山般的衣袍,那些原本只有毛皮遮蔽身體的女真人頭一回穿上了衣袍。

數年時間下來,普通的旗丁生活也比在赫圖阿拉時好的多了,更不必提譚泰這些八旗中有地位的將領。

包括白甲在內的人都過的很舒服,他們的戰鬥意志還很堅強,對眼下的困境沒有絲毫的抱怨和不滿。

有時候灌木從太密集了,白甲們不得不下馬步行,用順刀砍開可以離開的縫隙出來。

中午時,一直沒有追兵,所有人都松了口氣,開始沿著一條松花江的支流繼續往東走。

這時走在前頭的白甲尖哨發覺了一個部落的蹤跡,這並不奇怪,很多部落都是逐水而居,他們春夏秋三季都在捕魚,簡單的種一些地,打獵,采摘松果,冬天時也會鉆出冰洞來捕魚,不過冬季一般是打鹿為主,鹿皮可以制成皮襖遮擋寒氣,鹿肉可以提供熱量,能叫人填飽肚子,捕不到鹿就捕大魚,用魚皮制成衣袍,所以這些人也被女真人稱為魚皮韃子。

正午時,應該有不少人在吃東西,但這一隊女真人沒有發現炊煙,眼前這個鄂溫克部落應該還保持著生食的習慣。

在河畔和林中的部族中生食的不少,哪怕幾百年後的鄂溫克人中還有不少生食者,可能是傳統,也可能是感覺生食更舒服,在此時生食的部落就更多了,幾乎大半的江河畔的部族都是保持著生食的習慣。

部族的生活習慣和分配也都還相當的原始,譚泰等人離近一些就看的到,幾個長老模樣的鄂溫克人正在給那些族人分配肉食,鋒利的小刀切割著那些鮮紅的肉類,到了這樣的初夏時節,這些部族的生活也很過的去,一般來說都會有充足的肉食,難熬的是冬季和初春時節。

譚泰謹慎的往部族邊緣策馬而去,他穿著銀色的鐵甲,身邊的白甲也是一樣的裝束,眾人都把硬弓橫在胸前,五騎分成一個扇形,向著部族中間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