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7章 閣爭(第2/2頁)

文臣以文正為第一,其次為文貞,然後成、忠、獻、瑞、毅、定、簡、肅、憲、莊、敬各謚不一定,總體來說是根據各大臣為官的經歷和人格品性來決定,並沒有一定之規。

謚為文正的,在大明也並不多,赫赫有名的方孝孺是其中一個,還有的就是李東陽等著名的文臣也是謚文正,此謚非尋常臣子可得,著名的新建伯王陽明,心學的創始人,不管是當官還是學術成就都是頂尖,謚號也就是文成而已。

張四維謚文毅,以其成就來說就算是美謚了,何況還有贈太師,更是文臣頂峰,無可超越。

除非是封爵,而文臣除了開國的那幾位之外就只有以軍功封爵,成化年間尚有文官以總督立戰功封爵,然後就只有一個妖孽般的王陽明,以擒拿寧王之功封伯。

天啟又陷入沉思之中,諸位閣臣都沒有明白眼前這位皇帝陛下的心意,追不上皇帝的心理當然也不可能隨意發言。

這樣的沉默其實有些尷尬,如果不是皇帝沒有明確的表示,顧秉謙理應帶著眾閣臣行禮退出了。

“對張四維追謚為忠肅,加金紫光祿大夫,特進,上柱國,賜牌匾,由地方官由大同一路護送至蒲州。”

天啟面無表情的吩咐著,旁邊的魏忠賢卻是眼睛一亮。

這果然是神來一筆,雖然未必有多管用,但最少也是朝廷在主動出招,比起之前的完全沒有辦法,好歹也是在釋放一種信號。

朝廷知道張瀚的強勢和實力了,也明白現在並沒有好的辦法來對付和記,甚至不敢撕破臉皮。不然的話,在草原上打林丹汗的幾十萬和記團練,轉過頭來攻擊大明的九邊,那到時候樂子可就大了。

就算宣大加薊鎮,還有榆林,甘肅,寧夏,陜西,山西,這些軍鎮加起來的幾十萬兵馬能擋住和記的進攻,可是軍費從哪裏來?

財政已經破產了,再加上綿延千裏的戰線,到處要兵要餉,朝廷會變魔法不成?

還有要緊之處就是山西和陜西等地和記有良好的根基,朝廷的影響力已經不及和記。而近年來年年災害,四處都有流民,和記幫著官府做了很多善後賑濟和安撫的工作,一旦起了戰事,那幾十萬上百萬的流民四處流竄,想想這場面就能叫這些現在滿頭大汗的閣臣們全身發冷。

可以說和記現在的威脅已經遠在東虜之上!

馮銓第一個反應過來,朗聲道:“皇上聖明,和記現在並無反跡,表彰故輔臣張四維,謚以忠肅,對其不軌之心能稍加約束。”

魏廣徽聽到此人說話就是氣不打一處來,當下冷然道:“臣以為若是加謚號就能杜絕反意,那古往今來也沒有幾個反逆了。”

馮銓盯了魏廣徽一眼,眼神中充滿藐視:“魏廣徽此言差矣,公道自在人心,和記勢大難制,朝廷反釋以善意,以忠節相勵之,地方文武官員,士紳富商,百姓黔首,安能不知朝廷之意,和記上下,又豈能盡無心無肺目無忠義,不忠君上之流?”

馮銓身材高大,相貌堂堂,方面大耳,一副美髯垂於胸口,朗聲而言洪亮的聲音在大殿嗡嗡震響,其他人事不關已,都是冷眼旁觀,魏廣徽見狀知道不能力敵,當下略一思索,還是道:“皇上,謚號表鄣只是小節,朝廷還需多做些事方能安心。”

“然,魏先生所說甚是。”天啟面色顯露出一些欣然之色,今日閣臣爭執並沒有叫天啟不悅,這總比死水一潭要好的多。

“宣大總督,內閣要推舉一個敢於任事,能力出眾,操守亦信的過的去任。並三邊總督亦一並撤換,俱要操守能力出眾的,人選推上來給朕看。”

“京營之中,參將以上,操守,能力都過的去的,推上來給朕看。”

“太原鎮總兵張全昌在任上久了,調任。”

“大同鎮總兵,調任。”

“宣府總兵楊國柱,調任。”

“甘肅總兵尤世祿,調任。”

天啟站起身來,神色冷淡而疲憊,這些將領,有的是操守值得信任,但能力不足,比如楊國柱,有的則是已經靠不住了,比如張全昌,有的則是還可以用,但放在甘肅榆林等地已經不太叫人放心,只能再行調任。

想到宣大到寧夏,甘肅,這些總兵級別的將領俱不可信,而不少都是將門世家出身,原本是大大明廷可以最信賴的將領,結果居然變成這副模樣,天子心中豈能不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