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6章 留名(第2/2頁)

這種情形,叫張瀚想起後世的一部電影。

意氣風發的李元昊在儀從的簇擁下在沙漠中行軍時,似乎也就是這樣的場面。

當然商團軍與和記的力量比西夏李氏的力量要強的多,儀衛要多的多,其實比電影中的場面要浩大的多。

但張瀚不可否則看那部電影時李元昊的出場給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種威風和驕傲,當然也可以說是不可一世的形象,簡直是深入人心,叫少年時的張瀚沉迷了很久。

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人,不是你。

這句話一直被張瀚牢記著,現在他感覺自己可以在歷史上留名了,並且肯定比李元昊的名氣要大的多。

不知道後世會怎麽記錄這一幕,一個漢人在草原上建立了霸權,並且成為了天可汗。

張瀚自失的搖頭一笑,還是有些激動了,有點兒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緩緩向前數裏,送行的人還是很多,張瀚向身後擺了擺手,給眾人示意,叫所有人都不要再送。

這時他提高馬速,向著南方的小黑河方向疾馳而去。

千余隨員也一並動作,戰馬在大地上踩踏出轟隆隆的聲響。

天啟六年三月,和記商團軍開始正式征伐察哈爾人的戰爭,這一次戰爭比歷史上皇太極征討察哈爾人提前了近兩年,其意義在於在女真人真正掌握草原之前對草原進行控制,如果掌握了察哈爾人和阿魯科爾沁,內喀爾喀,嫩江科爾沁等地盤,就能與廣寧和十三山聯成一片,而女真人將會被鎖死在遼東一隅之地,再也不能出來興風作浪。

這個計劃的成功已經凸顯出來,張瀚被蒙古貴族們尊奉為天可汗就是最明顯的例證。

而更進一步的好處就是整個草原被和記掌握,由東到西幾千裏的商路暢通,和記的戰略態式前所未有的優化,整個東西蒙古混一,加上漠北,張瀚在草原上的利益加固,內地的商人會獲得更安全的商業環境,會促使商業更加的快速發展。

另外就是能鎖死女真,使其不復再有破口而入的機會,也會使長城之內的大明百姓不再受那些難以想象的苦難。

對和記和張瀚來說,這樣的做法當然也有弊端。

有不少高層反對過早對察哈爾人動手,甚至想撤除十三山這根釘子,這世界有蠢人有聰明人,能成為高層的有蠢人,不同的體制下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但在和記,除了少數抓住機遇的普通人外,能在高層立足的毫無疑問都是聰明人。

聰明人下棋就不止看一步,能看到很多步的才是高手。

十三山的釘子意義在於限制女真人,可如果將來和記與大明爭鬥的話,為什麽要這麽幫忙大明擋住最兇惡的敵人?

還有對察哈爾人,如果放著不理,很快就會看到察哈爾人和女真人狗咬狗了。

雙方的戰略態式都相當惡劣。

女真人被擋在山海關外,這一次攻擊寧遠的失敗很明顯的證實了這一點,有了火炮堅城,關寧軍已經有了擋住女真人攻擊的本錢,不象以前的諸事戰事,女真戰旗之下,不管是野戰還是攻城都無往不利。

重修錦州等諸城之外,女真人會被擋在寧錦之外,只有殘破的廣寧區域也被十三山團練給占領了。

想要發展而不是被困在條件艱苦的遼東,重新獲得人力財力物力,打破藩籬就是女真貴族們唯一的出路。

他們只能從科爾沁打察哈爾人,然後從薊鎮宣大一帶破口而入。

這是唯一的選擇,不僅張瀚知道,連他的部下們也知道。

事實上大明那邊也有不少人看到了,此前就有王在晉要求強化薊鎮防禦,把用在遼鎮的錢節省下來用在薊鎮也是看到了未來的危險。

除了王在晉外,很多人都提起過薊鎮的空虛,連孫承宗和袁崇煥也是在內。

但看到了不一定能解決,包括第一次破口之後,朝廷加設了幾個巡撫,後來把保定巡撫加設為總督,但毫無用處,薊鎮兵力撐不起來,防禦體系崩毀,就算知道八旗兵會繼續從薊鎮入口,從上到下都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這就是所謂的王朝末世,在嘉靖年間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包括練兵,修墩堡,敵台,在長城上造空心敵台,藏兵洞,成立火器眾多的車營,這些事戚繼光都做到了,但在幾十年後大明王朝傾舉國之力也沒有辦法做到,任憑女真人在十幾年間五次破口而入,甚至一直南下到南直隸的邊上。

而對察哈爾人來說,他們的戰略態式到了天啟六年之後也無比的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