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9章 檄文(第2/2頁)

軍情司文宣部門的一慣宗旨也是拿此事當宣傳的點,要在隱約中點出大明的國運已經不太長久,到了王朝更叠之時。

復套之後,這種說法就更加明顯一些,但還是沒有能明著指出,畢竟那樣不利於在大明境內傳播。

現在的宣傳中心還是在九邊一帶,也就是與和記勢力區域交叠的地方。

京師一帶很謹慎,往南方去就幾乎是放棄了。

江南地方的士紳勢力很強,對文字話本戲劇的關注很高,稍有不慎就會招致不必要的反彈,弄巧成拙,反而不美。

吳伯與近來聽到風聲,張瀚打算把軍情和軍令兩部門的文宣局都摘出來,成立一個文宣司,專門負責文宣推廣,掌握各階層的不同的文宣方式,吳伯與知道,張瀚向來是對宣傳之事很上心,不象大明完全沒有這方面的意識,朝廷有什麽決策只對朝官和士大夫階層負責,鄉野間知道朝廷之事也就是解讀一下邸抄就完事了,不象立國之初,大明太祖高皇帝也是很重視此事,各地都有申明亭教化百姓萬民,王朝老大之後,連立國時的一些好的舉措也都是放棄了。

因為青城地狹人多,吳伯與只是副局級的中層官員,俸祿雖高在青城買房安家也很困難,加上他沒有把收入送回家族,對家族的回報有限,愧疚之下就把不少親族接到草原上來,安置了不少,也花費了不少,還是有不少族人依托在他門下吃飯,只得在小黑河堡附近買了幢大宅子,安置家人親戚,平時就是兩頭跑。

近來天氣和暖,已經有不少地段化凍,還好有軍司修的大道,否則各處都泥濘難行了。

吳伯與退在一邊,眼看著大車組成的車隊從青城出來,這一次的大調動比打套部時的聲勢還要大,小黑河堡的街頭巷尾都有很多人在議論打林丹汗的事情,所有人情緒都很激動,也很高昂,因為人們都深知林丹汗是蒙古的最後一面大旗,只要打趴下林丹汗和他的察哈爾部,整個蒙古就算是徹底被和記征服了。

雖然還有衛拉特蒙古,還有中亞的韃靼部落,但那些都不算草原上正經的蒙古部落了,相當於外國的感覺。

征服衛拉特恢復北庭和西域,應該是和記掌握了更大的地盤,獲得更多的人力物力資源之後的事情了。

在車隊出城之後,吳伯與又耐心的等候一支幾百人規模的騎兵出城,他知道這一次東征張瀚也會親自掛帥,城中的駐軍幾乎一調而空,只有少量的千人左右規模的部隊留駐在青城,主要是保證青城軍司機構和張瀚府邸的安全。眼前的情形證實了傳言,這一次怕是出盡全力,不光是為了打林丹汗,估計還會和東虜動手。

等軍隊出城後,南門恢復了正常通行,由於是戰略動員時期,門禁比平時要嚴格許多,但當吳伯與亮了一下軍情司人員的出入銅牌之後,看守的軍人立刻就讓行了。

吳伯與心中略窘,其實他從未感覺自己是一個軍情人員或是殺人不眨眼的行動組的特務人員,但外人不太明白,總是會有這種叫他感覺不好的反應。

還好族人親戚都生活在小黑河堡,沒有機會親眼看到這種反應,吳伯與只能這樣安慰自己。

等到了文宣局所在地方後,不免和張永安發上幾句牢騷。

張永安做了一個低聲的手式,接著自己也悄聲道:“我們遲早會成立一個新的部門,到時就脫離軍情部門了。在此之前,你講話還是要慎重,我們楊司官聽到了會不會有些難受?”

吳伯與醒悟過來,自己和張永安身邊未必沒有軍情人員在監視,畢竟他們是反正投誠人員,不是和記的核心人員,被監視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這一次的檄文要強調官方立場,並且有替被北虜騷擾殘害過的百姓張目的意思。”張永安說回正事,正色道:“上頭就是叫我們在此基礎上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