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4章 突破(第2/2頁)

不僅是勝利,而是多次壓倒性的勝利。

這些事向來是給女真人強烈的信心,仿佛在這一片大地上他們才是真正的主人,他們才是天選的驕子,他們才是最武勇的男人,明國人,漢人,懦弱,膽小,廢物,空有好的兵器和高大的身材,在戰場上卻猶如一群娘們,一觸即潰,戰陣沒有章法,打起來沒有決心,將領沒有指揮,也就是內丁打起來象個樣子,可是人數太少,根本不能形成威脅。

今天的戰場上他們才知道自己向來的狂妄毫無道理,明國人一樣可以勇猛善戰,可以敢死敢沖,叫他們郁悶的就是對方的戰場技藝一樣出色,一樣勇武敢死,一樣的擅長射箭,可是對方偏偏有更好的兵器,更厚實的鐵甲,更強壯的身體,要命的就是他們還有更好的火銃,威力大,打的快,遠不是遼鎮明軍那些水貨可比的,另外最要命的就是對方的人還比他們多!

很多女真人帶著這種郁悶和無比憋屈的心思開始逃走,很多人開始時連馬也不及取,直接轉身就逃。

後來他們才發覺對面的推進速度並不很快,在後金兵已經崩潰的情形下還是慢條斯理的推進和展開,這使女真人感覺到了一絲希望,很多旗丁和甲兵開始往放馬的地方跑,牽引了自己的馬匹後就放下心來,甚至還有不少人停留在幾百步外觀戰。

當所有的抵抗都被粉碎後,所有人都斷絕了希望,開始幾十騎過百騎的匯集在一起,往著遼東方向策馬跑去。

在他們身後,最少留下了三四百具屍體和傷員,按女真人的傳統是盡量搶走自己人的屍身,免得被明軍拿去斬首領功,有損女真大軍戰無不勝的形象。一直以來,八旗的戰損是一個相當高的機密,在滿文老档裏的記錄明軍是死傷慘重,後金兵幾乎沒有死傷。但從天命年間努兒哈赤和皇太極父子一直在北方臣服那些小部落,把他們的丁口補充到八旗裏來,不管是鄂倫春人還是索倫人都是來者不拒,一直到清末時遼東的清軍能打的主力還是索倫人,在清軍入關前的十幾年間,他們在北方一直有搜尋生女真和各部丁口加入八旗的記錄,多則過千人少則幾十幾百人,不停的有這些小民族的人被加入到八旗兵中,這些丁口被充為死兵,死傷慘重,替八旗沖鋒陷陣。就是這樣,到了順治年間入關時,八旗的滿洲丁口還是六萬人,到了順治年間由於剃發令的關系,八旗兵到處征戰,加上沒有在關外大力度的搜羅生女真加入滿洲八旗,丁口數字不僅沒有上升,反而大幅度的下降,丁口數字一度降到了五萬出頭。

這說明在遼東的十幾年的征戰女真丁口也是一直在下降,八旗兵並非不可戰勝,也不是沒有損失,只是歷史由勝利者書寫,明軍拿不出象樣的斬首數字,也就只能任由女真人大吹法螺。

現在的戰場之上,由於留下了大量屍體,加上上一次薩哈廉和嶽托等人的損失,女真人在商團軍手中最少就損失了過千人,加上白甲的損失,雖然不是傷筋動骨的重大損失,可這些丁口損失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補起來的,那些精銳的白甲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彌補上來的,由於十三山等一系列的戰事,後金在往科爾沁一路的威脅和壓迫已經比歷史上要小的多了,上次努兒哈赤打圍,只有奧巴台吉和其直屬勢力下的科爾沁人過來,有一些小部落根本沒有台吉過來,後金急著對察哈爾人用兵,還要打擊喀爾喀人的殘余勢力,主要也是感覺到對蒙古人的掌控不僅沒有加強,反而是削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