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4章 跳蕩(第2/2頁)

眼前的壕溝只是粗粗草就,也就是一人多深的土溝而已,它有效之處在於限制了和記的戰馬,槍騎兵如坦克般碾壓過來的場面算是看不到了,但也就是如此了。

大量的梯子搭在溝上,火槍手與弓手對射吸引火力和注意,同時整條戰場上的跳蕩戰兵開始出動,向著對面猛撲過去。

盧四就混在跳蕩戰兵之中,他原本就是槍騎兵中的一員,他經受的體能訓練和技戰術的訓練,包括意志力的訓練都是最頂級的,身為軍士長他當然夠格與這些跳蕩戰兵們一起奔跑。

整個連只有一個小隊的跳蕩戰兵,正好夠組一個鴛鴦陣,如果要組三才陣就需要長槍兵和龍騎兵的配合,一個連正好夠組一個大三才陣,當然這只是騎陣訓練的一部份,對槍騎兵來說,陣列十分簡單,無數次的訓練使他們緊密成一體,每個配合都嚴絲合縫沒有絲毫破綻,當幾百人為一面的槍騎兵正面突破時,不管對面是什麽陣列都只有被突破的結果。

而對跳蕩戰兵這樣的純步兵來說,戚繼光留下的陣法相當的管用和具有實效,這些陣法能在最大程度上發揮他們的作用,並且能減輕他們的死傷。

原本就是步兵戰法,而且是出於軍事大師的創意和構想,並且在實戰中千錘百煉,其光輝意義不在西方的任何一門軍事學說之下。

在跳蕩戰兵出戰時,他們哪怕是在快速奔跑的情形下,仍然是結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小形陣列。

在戰兵之後才是長槍手和火銃手,他們會跟在戰兵之後突破,擴大戰果,戰兵如錐子一樣紮破對面的防禦時,他們就是擴大防禦圈,並且往前推進把打下來的地盤給穩住。

在他們身後則又是輜兵和戰鬥工兵,他們會在最短時間內把壕溝填平,然後槍騎兵們會緊隨而上,等槍騎兵抵達戰場上時,就沒有任何力量把商團軍推回去了。

盧四身為軍士長跑在一個小隊的戰兵側身,整條戰線上都是如此,一個個小隊匯成一個個中隊,整條戰場上六百多跳蕩戰兵,他們組成了十幾個中隊,每個中隊對面的戰場都有一裏多的正面,同時對面都有過千以上的防守者。

密密麻麻的蒙古人就站在對面,手持騎弓,面露驚愕。

在普通的戰士眼中對面的商團軍沖過來的人有些少,當然原本商團軍東路軍的人數並不多,而且缺乏重型火器,在雙方交火的時候,雖然騎弓毫無建樹,但對面商團軍的火銃也不如傳聞中的那樣強大。

這種局面給了不少普通的蒙古人錯覺和信心,當他們看到幾百人的漢軍就膽敢沖過來時,一起發出了憤怒的鼓噪聲。

盧四的戰靴踩踏在薄沙和積雪上,在側前方是黑水河,大河擋住了很寬廣的正面,沒有辦法攻擊河水掩護的蒙古人的陣地,也使對面的統帥更易於把原本就優勢的兵力擺在更合適的位置上。

他身邊只有十幾人,在左手側和右手側各有幾個小隊,整個戰線上戰兵們都在不停的向前奔跑著,每個人身上都有沉重的戰甲,有胸甲也有紮甲,也有少量的鱗甲。

每個人在戰甲之內可能再穿一層綿甲或鎖甲,盧四就是穿著一件鎖甲。

光是鎧甲的重量就達四十多斤,還有厚實的鐵盔和面具,還有護臂,護脛和戰靴,每人身上的負重在七十斤左右。

當盧四和戰兵們向前奔跑時,真的感覺大地都在震顫著。

他們象是一群人形野獸,或是披著鐵甲的猛獸,和記商團軍的戰兵不是一般人都能當的上的,他們的身形和武力,還有耐力都受過重重考驗,在整個連同輜兵十幾萬人的商團軍中,戰兵的數量已經不足三千人,並且數字還在不斷的下調。

寧願缺額也要精中選精,這使得戰兵們有著一份額外的驕傲。

哪怕是加入槍騎兵團也沒有進入戰兵序列這樣困難,其實在整個和記的戰術體系中,戰兵的地位並沒有得到加強,反而是有所下降。

正面做戰有長槍手和加裝了刺刀的火銃手,騷擾遊擊有獵騎兵,正面催鋒有重甲的槍騎兵,戰兵越來越只能在合適的地形中發揮作用了,比如在寬甸的山地中,也可以是在台灣的大海之上。

現在又是到了使用戰兵的關鍵之處,只要能感覺被用的上,或是關鍵時刻只能用戰兵,這些跳蕩戰兵的士氣就會無比的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