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5章 配合(第2/2頁)

“當然不是說這個事。”李貴道:“我們和記還沒有這麽不暢亮。大帥是爽快人,在下也就直接說了,大帥謀寧夏鎮總兵這事,我們和記是出手幫了忙的,也消耗了我們不少資源和人脈關系。”

“嗯?”

尤世祿不是笨人,他的族中兄弟當軍官的很多,比如現在在花馬池當參將的尤世威,諸兄弟中,尤世祿的資歷老是一回事,他的能力很強也是得到公認的。當然不僅僅是帶兵打仗的本事,將門世家中墮落無能的子弟太多了,甚至整個將門都完蛋的也不在少數,最明顯的就是遼東和遼西的將門世家,除了祖家之外就沒有一個拿的出手的將門了。

而西北的情形要好很多,西北就是一個出將門的地方,杜松所在的杜家,東李西麻的麻家,現任山西鎮總兵的張家,還有榆林的賀家和尤家,都是傳承百年以上的大將門,並且代代將星閃耀。

可能這些西北將門的將領們不是多麽優秀,做不到他們能力之外的事,但在他們的傳承之下,他們也能做到自己能做到的一切。

在遼西戰場和大明其余各地的戰場上,最信的過最能打的還是西北的將門世家出身的將領們,在松錦之役和對李自成的最後一戰後,西北將門徹底退出了歷史舞台,那個時候,大明也亡國了。

尤世祿的腦子不笨,瞬間就想到了李貴話語中的關鍵之處。

尤世祿沉聲道:“娃子,你是說,孫元化是你們和記的人?”

“孫大人的同門師弟孔先生是我們和記農林司的司官,也是我們和記的政事官之一。雖然孫大人不可能到我們和記來,甚至想請孔先生回京,但我們拜托他做一些事情,孫大人也是不會拒絕的。”李貴微笑著解釋道:“畢竟我們和孫大人也有一些銀錢上的牽扯,還有少宗伯徐老大人,他在南堂的一些使費,對傳教士的一些幫助和支持,我們和記也是向來鼎力相幫,所以這一次大帥能到寧夏上任,節省了不少時間和銀子。畢竟有些關系,不是拿銀子砸就可以的。”

朝廷的規矩千奇百怪,官員的性格也是一樣,兵部現在一正印兩侍郎,脾氣秉性各異,也不是人人都能拿銀子砸,一鎮總兵的任命需要十分慎重,尤世祿想拿銀子砸一個總兵,那得和楊麟學,直接找魏忠賢使勁。

不過出了楊麟的事情後,閹黨對總兵一級武將的任命也相當謹慎了,很大程度上把權力直接放給兵部,出了事兵部的堂官們兜著,打贏了反正是閹黨把持的內閣的功勞,魏忠賢則是第一大功,想通了這一點之後,閹黨在具體的軍務上幹涉要少很多,畢竟現在遼西那邊已經叫魏忠賢焦頭爛額了。

徐光啟和孫元化則是清流人物,一個是禮部侍郎,資望和能力都相當出眾,以少宗伯的身份,入閣也是遲早的事情。

大明內閣會推人選有一定之規,不是說閹黨就能改變成規的,徐光啟必定入閣,這一點毋庸置疑。

未來的閣老和現任少宗伯,加上一個任兵部主事的弟子,一起發力推動一個寧夏鎮總兵,又是赫赫有名的戰將尤世祿,其在遼西回來也是立功返回,兵部只是一直沒有位子安插,加上尤家在京師沒有太多人脈,所以導致掛了個閑職閑散。

有了強力的盟友加上和記的銀子開道,尤家花的那點錢可以忽略不計,事實上尤世祿要到崇禎二年前後才復出,和記的介入把這個時間提前了好幾年。

“原來如此……”尤世祿臉上露出苦澀之意,他還以為是哪個大佬對自己暗中欣賞,發力幫了他一把,否則無法想通在他任寧夏總兵前後發生的事情,當時太具有戲劇化了,尤家很多人都沒有想到事情會發生那麽突然的轉變。

這一下雖然解開了對和記處事不滿的心結,可是又有更大的坑在前頭等著。

和記沒有事前知會就做了這件事,無賴一些的人可以幹脆賴掉這個人情,但尤世祿顯然不可能。

榆林尤家需要一個實職總兵撐著家族,這個寧夏鎮總兵的位子不光是為了尤世祿自己,也是為了整個家族。

尤世祿能賴掉這個人情,尤家都賴不掉,否則百年世家的臉面都會掉的精光,再也拾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