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4章 尤帥(第2/2頁)

尤世祿在眼前這個機靈小子的屁股上踢了一腳,叫他把和記的人帶進來。

和記的人出手一向大方,尤世祿相信自己這個族親一定撈足了好處,一個月的夥食值不得多少銀子,只是表明了他的一個態度,撈錢可以,但要給他這個最高層知道,並且要向尤世祿本人表示一下,否則下頭的那幫家夥會以為最上頭的是一個蠢貨,以後還不知道會惹出什麽麻煩和亂子出來。

至於和記,尤世祿並不反感,也不抱敵意,但也有隱隱的失望和鄙視。

在被孫承宗調出前屯之後,麻承恩調任山東鎮總兵,尤世祿卻被投擲閑散,後來在兵部使了不少銀子,在家族裏求了不少人籌錢,但事情一直不妥,後來兵部主事孫元化幫忙,得了門路,銀子用對了路子,這才弄了這個寧夏鎮總兵的實缺上任。

在離開山海關的時候,尤世祿曾經點過幾句,叫麻承恩替自己介紹和記的人,後來和記沒有什麽動靜,尤世祿也就把這事給忘了,現在一想,敢情當初自己是閑職,和記的人就不把自己放在眼裏,現在得了實缺總兵,對方就派了人上門來,這是人之常情,但尤世祿心裏還是有些失望。

如果和記就是這樣的水平和做事的風格,這樣的組織肯定走不長遠,也就不值得尤家這樣的百年將門世家對他們有所關注或是投入。

急功近利是標準的商人作風,但用在政治和軍務上就不適合了,完全是短視的行為。

尤世祿一直對張瀚很欣賞。一個商人小家族的子弟,十五六歲年齡接掌大權,從萬歷四十八年到天啟六年,不到八年時間把事業從幾萬兩的規模做成千萬,從家裏幾個護院到擁有成千上萬的團練兵馬,並且一路打到草原上去,這個人必定有不凡之處,很可能成為一代梟雄。

尤世祿倒不認為張瀚對大明有實際的威脅,畢竟大明內部還很安穩,雖然有不少外患,內部也災害連年,但當今皇帝還算有手腕,九邊重鎮內部也很安穩,朝廷經過洗涮東林黨的政爭後也在平穩運作,一切跡象來看不是亡國之象。

但張瀚也太年輕,大明也快到三百年的王朝興替,尤家這樣的將門世家多在一個勢力上下一點注,並不是什麽過份的事。

既然是閑棋布子,尤世祿也就不打算太計較和記此前的態度和做法,仍然叫人請和記的人進來。

等李貴和張獻忠一進門,尤世祿先是瞟了這兩人幾眼,接著便是認真打量起來。

半晌過後,尤世祿方冷然道:“和記是怎麽回事,派兩個吃兵糧的到老子這裏來做甚?”

張獻忠和李貴都是微微一笑。

兩人也是壓根沒有想過能瞞住尤世祿……他們身上的軍人氣息都太明顯了,在普通百姓面前還能裝一下,在眼前這老軍人面前根本就如暗夜中秉燭而行,太亮眼了,根本不可能瞞的過去。

兩人都是行了一個軍禮,張獻忠先道:“商團軍獵騎兵一營連級軍士長張獻忠見過尤帥!”

李貴道:“侍從司侍從武官李貴見過大帥。”

尤世祿看了張獻忠一眼,說道:“連級軍士長,你們和記的連級是一百多人吧?”

“回大帥,正是。”

“哦,聽說軍官要認字念書,軍士長是老粗,是不是?”

“大帥知道的真多。”

尤世祿哈哈一笑,說道:“你這黃皮小子對老子的胃口,是個精細的粗胚,是好鋼,在老子這裏能給你幹個千總。”

張獻忠微微一笑,說道:“大帥過獎了,在下到商團軍之前是榆林鎮的邊軍而已。”

尤世祿嘆了口氣,他已經不是第一回發覺這樣的事了。

在遼西時,成方等和記的人就給他相當驚艷的感覺,雖然打的交道不多,但和記的官吏和將士們都有一種普通大明官吏和軍官們難以相比的感覺。

原本尤世祿以為這些人才都是蒲州張家的儲備,不愧是百年大世家,不僅出了張四維這樣的名相,也在家族人才儲備上遠超普通的小家族,這才是世家大族的底蘊。

結果一問之下,成方等人不過是普通的遼東邊軍,也有的曾經是喇虎,還有小商人,小吏員,或是不得志的生員,甚至是土匪杆子被打服收編之後任用起來,而這些人,身上都有一種氣質,精明強幹,認真負責,行事縝密,而眼神深處都有一種驕傲與自信。

這才是尤世祿在離開關門時向麻承恩示意的最重要的原因,身為一個將門世家的優秀傳人,尤世祿的官職已經到總兵,歷任各種將職,見識過的官吏和將領不知道有多少,但如和記這樣擁有大量傑出人才的組織,尤世祿也是真的頭一回見到。

這是一種奇跡,也使尤世祿對張瀚產生了強烈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