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3章 醫館(第2/2頁)

這時有人打開正門,所有人都擁向門前。

“醫館,是醫館啊。”

有人大叫起來,更多的人都跟著一起喊。

所有人臉上都顯露出相當興奮的神色,甚至有人已經大笑起來。

高興過度的肯定是家裏有病人的,已經有人不再圍觀,而是飛奔跑走了,想必是往家裏去,設法將家裏的病人給帶過來。

和記的醫館也是張瀚好名聲底下重要的一塊基石,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塊。

在連續多年對好醫生的搜尋,另外給醫生互相討論和促進醫術的空間和時間,當然還有大量的金錢支撐,包括給醫生豐厚的收入,還有各地買來的優質的藥材,有了這些之後,和記醫館的醫生已經是站在了這個時代的巔峰。

和記的醫館不僅醫生的醫術精湛,診療費還收的低,關鍵是藥費相當的低,並且對赤貧之家有一定的補助額度,排隊的話就可以輪到幾個療程的免費藥,這對貧苦家庭來說不吝於是最強的福音。

不僅是大同本地人會跑到和記掛名排隊,後來晉南和陜北,乃至關中,宣府一帶,都有人跑到大同的和記醫館看病了。

在榆林和張家口等地,和記也有分號和分出去的醫館,也是和李莊醫館一樣的政策,這當然也是造福一方的善舉。

由於控制人數和掛號排隊政策,加上醫生和藥材的開銷一年不超過五萬兩,在和記來說與龐大的軍費相比根本不足一提,但對很多百姓來說就是拯救了整個家庭,和記醫院或醫館也就成為最受歡迎的一個部門,遠遠超過了和記商行和其軍隊。

一看到醫館在鎮城開業,整個寧夏鎮的人都轟動了,人們甚至來不及打聽詳細的情形,就急著奔走相告,歡呼雀躍了。

這個年頭的資訊是不怎麽發達,但和記的醫院已經成立好幾年,信息總會慢慢傳過來,並且越來越詳細。

可能也有軍情司文宣部門的推波助瀾,但一切還是得益於和記醫院相當紮實的實際業績。

事實上固原和寧夏也有病家趕至大同,同樣他們也獲得了醫治,並且減免了相當多的醫療費用。

用事實說話更容易感染別人,和記醫院的形象也造成了眼前的局面,滿街都是歡迎鼓舞的人群。

就算是李鴻基也感覺高興,他也有親人和朋友,同樣也很貧苦,窮人哪有敢生病的權力,一旦得了小病就是自己熬著,熬過去就活下來,熬不過去就死。得了重病就幹脆直接準備後事,病人自己和其親屬都會面對現實,這就是窮人的生存之道。

有了眼前這座醫館,最少窮人們心裏就有了更多的指望,雖然一座醫館的力量其實相當有限,根本拯救不了太多的人。

“咱們這是醫館,就不請各位進來喝茶了。”李貴站在門口,笑容可掬的對門外眾人道:“倒是家裏有病人的,咱們這歡迎來看診。與別處和記醫館的規矩一樣,診金分等打折,沒錢可以減免,但一旦叫咱們知道是騙人,這輩子都不能再來看病。另外藥材也一樣,分等算錢,貧苦人家可以不收,也是一樣的規矩。”

聽到這樣的話,歡呼聲就更強烈了。

醫館面積不小,原本是關中一個府的會館,後來那邊的商人普遍往晉北發展,這裏的商人數量不足撐起一個會館的規模,就倒手賣給了和記。

買下房子和謀建醫館已經是兩個月半的事了,人員和資金,當然包括醫生和藥材都早就到位,這是整個計劃鏈條的一部份,當然並不是最重要的部份。

重要的部份是張瀚出兵套部之後,李貴等人帶著大量的銀兩從邊境地方潛入……想潛入大明的邊墻簡直太容易了。

和記在兩年前就把寧夏和榆林兩鎮的邊墻駐守人員收買的差不多了,李貴等人雖然三百多人幾百匹馬,還是相當順利的進入了邊墻,進入邊墻之後大股人員被分散安置在軍情司的幾個秘密的據點,李貴等人則進入寧夏鎮城,同時醫館開業,給了李貴等人堂而皇之進入鎮城的公開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