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5章 吉兆(第2/2頁)

只要不停的從軍需司的倉庫裏把物資送到一個個補給點,由遠及近的再持續不斷的補給過去,大軍就不會有斷糧和斷絕軍械的可能。

凍的相當硬實的官道上有大片的炮兵在行進著。

除了跟隨各團行軍的炮兵營外,還有一個炮兵劃過來的獨立炮兵營,炮車拉著一個基數的炮彈和六磅炮或九磅炮,行進在堅實的道路之上,每輛車都用十幾匹馬來拉車,行軍的速度也並不慢。

一陣陣北風吹過,漫天飄雪,人和馬仿佛在暴風雪裏行進一樣。

孔敏行也從板升地那邊趕過來送行,和眾人一起送出十裏外後,張瀚在馬背上向後拱了拱手,姿態十分灑脫,接著什麽也沒有說,與隨行人員打馬加鞭,加速前行,很快就與將士們一路前行,融入了風雪之中。

孔敏行看到這樣的場面,心中油然而生一種感動與悲壯夾雜的感覺。

數萬大軍次第起行,分別由各處集結,然後討伐十幾萬不服王化的北虜,這種事情,似乎還是遙遠的二百多年前的事了。

回想當年,太祖高皇帝時,徐達和馮勝,傅友德等率百戰精銳,漢家兒郎面對蒙古鐵騎一樣逆推到草原之上,然後徹底打跨偽元,太宗年間也是幾次推到草原深處,使得蒙古各部無人敢正面攖漢軍之鋒銳。

二百年過去了,結果又是中原王朝采用守勢,萬裏邊疆到處都是北虜鐵騎入侵後的痕跡。

現在又有了東虜,遼東全失,大明岌岌可危。

“還好有文瀾。”孔敏行脫口而出。

接著看看孫敬亭和李慎明幾人,孔敏行有些疑惑的道:“你們好象一點兒也不擔心文瀾的安危啊。”

“擔心什麽?”李慎明翻翻白眼,對孔敏行道:“至之兄畢竟不太過問軍務啊。”

孔敏行坦然道:“我是對軍事上的事關注的較少……”

“那聽聽孔孝征說吧。”

這一次西征,孫敬亭主持軍令司關注最多,也是在其中著手最多的人。

孫敬亭笑了笑,說道:“此次調動兵馬甚多,計戰兵就有近四萬人,輔兵也有四萬人,八萬大軍,打的是兩個北虜部落。說實話,我不太擔心文瀾怎麽打贏這一仗,我擔心的是怎麽把套部和鄂部的丁口都兜起來……這一仗不僅要打贏,還得把他們大半的丁口和貴族都俘虜了,就象當年藍玉的捕魚兒海一役。在此之前,中山王等開國諸將已經打了不少場勝仗,真正有決定意義的一戰還是捕魚兒海一役。打那之後,殘元勢力就真正完蛋了,我大明面對的就不是故元勢力,而是草原上混亂紛散的各部。這一仗也是一樣,看火落赤他們會不會犯蠢到和大人正面交戰,並且被兜住大半人丁貴族,要是這樣的話,那我們就不虧。要是敵人四散奔逃,或是往西邊一路往衛拉特人那邊跑,我們就得不償失。嗯,就是這麽簡單。”

孔敏行臉上露出震驚和沉思之色,他沒有想到,這一仗還沒有打,這邊已經是在計較打贏之後是怎麽獲得最大的戰果了。

細思一想,和記從進入草原之後似乎就是無往不利,北虜不堪一擊。

然而孔敏行還是說道:“驕兵易敗啊諸君,我想……”

“軍馬調動也是往這方面考慮的,我們還是以最大的力量去針對敵人。寧願以獅搏兔。”孫敬亭笑道:“這一次田季堂經辦了軍費支出,和軍需司等各司合作,老田來說說吧。”

“是。”盡管田季堂也是新任的財稅司的主官,在舊上司面前還是保持著足夠的恭謹態度。躬了下身之後,田季堂才對孔敏行道:“孔大人,這一次為了征伐套部,我們動用了去年秋到今春積攢的一百五十五萬元的軍費開支,光是糧食來說,馬匹豆料準備了三十萬石,光是雞蛋就有十五萬斤。另外幹草束二百萬束。將士來說,生豬,羊,兩樣加起來五千頭,由輜兵驅趕隨軍而行,另腌肉,包括豬,羊,鴨,雞等樣五萬件,將士用的精糧是三十萬石,另外還有做好的饅頭,麥餅過百萬張。還有硫磺火藥炮子三百余車,刀,槍,鎧甲也有一百多車,隨軍裝有三十萬銀元備用,軍費開銷,寧寬些,不叫大人到了陣前手緊。”

“用來犒賞前方將士嗎?”孔敏行有些震驚的道:“商團軍不是注重平時的軍餉發放和年底的分紅,對陣前發賞向來是以少數立功將士才受賞,主要也是傷殘將士為主,對立功將士以記功和發放勛章為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