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3章 貨物(第2/2頁)

在遼西這裏,因為是軍事重鎮,關系重大,朝廷絕對不會允許和記這樣的異端力量進入遼西……蒙古降人打開沈陽城門的教訓可還沒有過去幾年,雖說和記一直打北虜,也在十三山幫著朝廷打過東虜,但對不能完全控制的力量有提防之意是人之常情,和記早就被嚴禁進入遼西,不管是物流還是商貿都不可以。

店家的辣椒當然是從外地購來的,按禁令來說當然是不可以的,但和記的商業影響也不是一紙禁令就能取消掉的。就袁崇煥所知,現在祖家等大將門打制兵器用的精鐵全部來自和記,都是祖家自己派人到京師大量購買,然後自己用馬車偷偷運回。

說是偷偷,其實也就是遮人耳目,聊以向上交代而已,大量的車馬拉著沉重的鐵錠,進入關門,上下豈能不知?就算孫承宗怕也是知道的。

但叫將領們放著物美價廉的和記精鐵不用,再轉而買那些昂貴的閩鐵,恐怕就是朝廷那些大佬們也會覺得太荒唐了,所以也就是睜眼閉眼,只當沒有發現這回事就罷了。

除了精鐵外,和記也出售大量精制的明軍制式腰刀,六兩銀子一把,比閩鐵制的還是便宜不少,另外還有精制的寶劍和寶刀,比腰刀要昂貴的多,但不少將領相當的喜歡。

和記鐵劍的造型相當勻稱,劍鞘也制作的相當精美,特別是劍身如一汪秋水,令人見之就知道是神兵寶器。

奇怪的就是這樣的寶劍居然大量出產,這令得一些將領有些不滿,畢竟花大價格還是想要顯擺一下,如果連個把總也佩一把和記的劍,自己買的劍又有何意義?

好在和記又推出更昂貴和精致的寶劍,用料更考究,鑲嵌的都是正經的寶石飾物,價格當然更昂貴,但也相應滿足了將領們的自尊心,現在已經有相當一部份千總以上的將領是佩戴著和記出產的寶劍了。

至於長槍,長刀等營兵用的武器和記就沒有生產,沒有哪個將領會考慮用自己的銀子武裝那些營兵的,和記在這方面相當的清醒和清楚。

連祖家這樣的大將門都在暗中與和記貿易,民間層面的貿易也根本沒有辦法斷絕,和記最近的分店就在永平府,有著難以想象的出貨量和繁榮景像,大量的遼西商人偷偷跑到永平來購貨,只要買通關門士兵就不會被檢查出什麽,大量的貨物進入遼西,將朝廷放在遼西的銀子又大量的被運出關門。

袁崇煥耳目眾多,對這事當然心知肚明,但和上層一樣,他對這種官方和民間的貿易都沒有真正打壓的打算……壓是肯定壓不下去的,不如因勢利導反是更好一些。

“除了這辣椒一味之外,還有什麽是和記的東西?”

店主猶豫了一下,看看左右,眼見袁崇煥雖然不是和顏悅色,但也並沒有生氣的跡象,便大著膽子道:“那多了去了,除了小人和廚子,小二們,幾乎都是和記的出品。”

“這麽多?”

“和記的酒,和記的煙草,和記的煙鍋袋,和記的引火機,和記的鍋灶,大小不一的鍋子,還有鏟子等物,都是和記所出。還有冬天用的取暖爐子,小人身上穿的衣袍用的布,各種貨色,比來比去還是和記的最好,所以咱們都用和記的東西。小人的店新開不久,和小人差不多的店大約都是一樣的。”

“原來如此。”袁崇煥輕輕點了點頭,店主見沒有別的話,便是退了下去。

“和記可畏。”程本直面色有些發白,他道:“不僅是關門這裏,寧遠也差不多。入關之後,從永平到遵化,三屯營,遷安,再到京師,南下保定,直抵開封,大抵都差不多的情形。如果不是這兩年朝廷限制他們,怕是整個北方到處都是和記的分號和貨物了。”

傅於亮有些納悶的道:“為什麽大家都賣他們的貨,就真的這麽好?”

程本直前一陣遊歷地方甚廣,對和記的可怕之處深有體會,聞言也不說話,從懷中掏出了一個小銀盒。

傅於亮瞪眼道:“此為何物?”

“引火機啊。”

程本直見袁崇煥也很關注,便不再賣關子,打開機關,輕輕一吹,明火就出現在銀色機盒的頂端,程本直任由它燒,片刻之後,火苗不減,棉芯也沒有燒的很厲害,但燒的久了,銀盒發燙,程本直就是將銀盒蓋一合,火光一下子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