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3章 城門(第2/2頁)

青城只有南門和北門,以前蒙古人少,只有些貴族和喇嘛常住,現在住的人大約是以前十倍左右,城門口就是相當的擁擠了,不少挑擔進城的菜農在城外吃了早飯等著排隊進城,現在城外方圓幾裏內都很熱鬧了,飯店和早點鋪子就有過百家,茶點攤子也很多,還有不少說書先生在茶館裏說書講古,過餉之後不少菜農挑夫回家,花幾文錢買杯茶坐著聽書,待日影西斜才慢慢兜轉回家去。

青城體系內的人也不太缺錢了,城外也不是那種草棚子,而是一排排的瓦房屋子,租給這些店家使用,軍司拿租金,修繕青城的時候就便在城外修了這些建築,果然是都用上了。

後來有一些商家向青城軍司申請,也是批復了由他們自己建,這個沒有租金,但一樣可以收稅金。

如果上來和記就招商過來,雜亂無章建築沒有規範不說,還容易使商人感覺和記在盤剝重稅,和記自己先做起來,果然引得商家自行前來蓋屋做生意,畢竟現在來往青城的人流非常稠密,城中居民也多,城中又太擁擠,城外的建築群落果然起到了應有的作用。

張世雄和部下在擁擠的人流中還是受了優待,軍人為先在和記不是說說就算的,普通商人的車馬和輜兵車輛都讓給戰兵先走,那些趕著駱駝和馬騾的駝隊也是讓給軍人先行,普通的行人更是如此,很快就在擁擠的大道上形成了一條通路,城門口有盤查的軍人,不過張世雄和他的部下們已經受過檢查,這邊也就不復再多事,看著張世雄率領部下魚貫而入。

城中東側有軍營駐地,張世雄此次是奉命前來,也不知道軍司上有什麽打算,只能先叫部下去安置,好在有正式公文,凡事都按流程走就行了。

一路街頭巷尾到處都是燃放過煙花爆竹後的痕跡,張世雄皺一皺眉,這不太象是李慎明做壽的場面,做壽雖然可以大擺宴席,放一些爆竹煙花,但也沒有必要弄的滿城都是吧?

城中的衛生是掛在軍令司下的城管部門專門負責,和記現在真正掌握的城市有兩個,一個是買賣城,一個是青城,將來卻圖南城和北城建成的話就算多了兩個象樣的城池,除此之外還有不少軍堡,也是方圓三裏左右的小城,城市管理也是門學問,有傳言要成立內務司,專門處理城市和屯堡的各種衛生治安一類的事情,比現在由軍中鎮撫官來管治安要更合適一些。

張世雄攔住一個青城居民,問道:“老丈有禮了,請問怎地一地的煙花爆竹?”

“哦,那是台灣的好消息傳來,青城這邊張大人十分高興,下令全城歡慶,我們百姓雖不知那台灣在何處,總歸是大喜事,所以陸陸續續一直有人放鞭炮燃煙花,總歸是大喜事,熱鬧一些也是好的。”

張世雄聽了這才釋然,台灣打了一場大勝仗的消息當然是第一時間通報全軍,一戰解決了荷蘭禍患,海域重新到手,上到張瀚和軍司高層,下到百姓高興一下也是應該的。畢竟台灣一年可以帶來百萬以上的利潤。

以張世雄的經驗和經歷,完全想象不到台灣那邊的海戰有多緊張,打贏之後的意義又有多大,控制了海權之後,其實等於半個南中國到手,最少也是兩廣閩浙均可在和記的影響和控制之下,只要需花費一些時間來梳理就可以了。

重要性應該是遠在擊敗卻圖汗部和俘虜兩萬蒙古人之上,不過要是孫敬亭不親自去台灣,以政事官和軍令司司官的身份接觸到的情報都不一定能夠盡數了然於胸,更何況普通的騎兵或步兵將領。

特別是宣大地方的軍人們,從未見過長江大河是什麽模樣,更不要說去理解大海,更遑論知道爭海權的重要性了。

張世雄皺皺眉頭沒有出聲,一個獵騎兵軍官有些不滿,大聲道:“俺們在漠北追亡逐北,十幾天不眠不休,經常兩天三天的不下馬,吃喝拉撒都在馬上,殺了那般多北虜,將整個漠北三部攪的不得安生,最終接回使團,確定和議,這也是潑天大功,也不見有百姓替咱們放放煙花爆竹。”

這個軍官說完,眼看著張世雄,坦然道:“指揮,俺就是這狗慫脾氣,你來打吧。”

“到了軍營後領二十軍棍。”張世雄看了這個軍官一眼,沒有再多說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