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章 送別(第2/2頁)

不得不說,現在和記發展的是很快,但從高層到底層都還有敬慎之心,行事都是小心謹慎,務求周密,這種作風當然也是最高層帶給下面的,孫敬亭這種時常在張瀚身邊的人,行事風格很象張瀚也並不奇怪。

看著孫敬亭上車,眾人一時並不轉身,客人還剛啟步大家就卷堂大散也太不禮貌了,常威問道:“大人現在在漠北還是青城?”

“快入秋了,估計回青城了。”

常威當然問的是張瀚,當著眾多的下屬,他的話就比較正式,沒有如平時稱呼的那樣親熱。回答的是蔣奎,身為軍情司的管理者對張瀚的行蹤還是有所掌握的。

想了一想,蔣奎又道:“聽說在二十天前左右,又開了一次大市,這一次貿易額比上次還要多,估計明年過千萬是沒有問題,光是抽稅就有六七十萬左右的收入,還不提貿易收益有多少,連帶著北虜都發了財,那些小部落也跑過來輸誠,願意替咱們和記效力。漠北的情形,打翻了卻圖汗部之後,已經算是真正穩下來了。”

眾多官員都是彼此使著眼色,看的出來對方眼中的興奮之意。

台灣算是初步穩下來,還得攆走西班牙人和荷蘭人才算真正納入囊中,漠北那頭則是除了提防東虜之外,大片的疆域已經落入和記掌握。

不謙虛的說一句,張瀚現在算是大單於加南越王的感覺,台灣當然不是南越,但和當年南越王趙陀也差不多,也是完全有自立的本錢了。

如果台灣這邊徹底搞定了荷蘭人,只要有心,半年之內,瓊州府和廣州福建諸省都能落入手中……軍情司對這幾年省的滲透和情報工作一直在做,並且沒有受到半點阻礙,地方官員承平日久,加上對情報工作的不了解,有時候簡直就是開門揖盜,隨便軍情人員進出,這麽久的時間下來,常威等人對南方各省的底細可是一清二楚,別的不說,就島上這六千多陸軍,登錄霞浦之後,兩個月內可以橫掃福建,打下福州漳州等重要州府不在話下,再把仙霞關一拿,福建就到手了。

朝廷不派二十萬兵來,和記連受威脅的感覺都不會有,二十萬兵,朝廷光是湊糧餉得湊多久?估計是連場大敗之後朝廷才會警醒,不過要是和記真的對南方動手了,北方能沒有動靜?

這些考慮,現在已經不光是底層的將士和百姓們瞎咧咧,而是實打實的在中層甚至行軍司的高層的腦海之中打轉了。

只是現在還只是想法,前期的工作常威是在做,但不代表有什麽用意,最高層的意思和動向,連常威也不能掌握,也不知道張瀚到底是什麽打算,他們要做的也就是盡力配合而已。

清晨的陽光之下,孫敬亭的馬車從南北官道向前飛駛,幾十個騎兵策馬在馬車旁邊護衛,旗幟招展,刀槍耀眼,其實幾裏路有什麽可護衛的,這就是行軍司上下成心給孫政事官擺了這麽一個排場。

宋克等人也在鞠躬,對此荷蘭人倒沒感覺有什麽屈辱。

現在他們才知道和記有個大人物在島上,比常威的身份還要高出一籌,沒見剛剛常威率人鞠躬送行麽,和記向來質樸無華,不講究虛排場,能搞出這麽大動靜的,聽說地位是只在張瀚之下,算是和記第二或第三號人物,對這樣的大人物,對比宋克來說也算是相當高位的存在,鞠躬致意也就沒什麽了。

“諸位辛苦,早點談完,大家息事寧人一起賺錢。”孫敬亭也真給面子,沒擺大人物的架子,從四輪馬車的車窗裏向著宋克等人說了幾句寬慰的話,然後才下令車夫繼續啟行。

其後的胸甲騎兵都是耀武揚威的經過,一個個斜眼看這些荷蘭人,使團成員都是低著頭不敢瞪回去,如果說陸軍拿著火槍荷蘭人還有比較的心思,這些鐵甲騎兵卻是他們需要仰視的存在了,最少在百年之前的歐洲,披鐵甲的騎兵就是騎士,最低都是貴族的外圍了,荷蘭人摸不清底細,還不知道這些胸甲騎兵的身份有多高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