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0章 看法(第2/2頁)

這事已經過去幾近一年,高文律等荷方高層討論時,對明軍的這種蟻群戰術還是有些忌憚的……就拿眼前這場海戰來說,若是明軍水師出動幾百艘小船,亂哄哄過來勾船跳幫,過萬明軍與荷軍混戰,就算擊沉十幾二十艘,海戰還是要以慘敗收場。

而眼前中國人卻采用了與荷蘭人一樣的大炮戰艦的打法,高文律心中不覺有一種鄙夷之感,明國人才搞到幾艘船,居然也有這種雄心壯志?

但他猛然又想起科恩的說法,和記的人,願走一條更艱難的道路,所求極大,野心極大,需得極早解決,否則必定會成為東印度公司的大患!

一念及此,撤離戰場的心思自是打消的幹幹凈凈,高文律心中明白,現在撤走,會被視為意志薄弱,缺乏強力的手腕和應變能力,堅持打下去就算有損失,只要能給和記帶來重創,上司一樣會極為欣賞,自己在公司的前途就會大大被看好,如果現在就撤離,敗軍之將的恥辱又會被人提起來,在背後支持自己的公司要員也會因此而放棄,這樣自己就是前途盡毀了。

“你們四艘船不要管那幾艘縱帆船了。令配合你們的商船去纏他們,你們慢慢調整,向旗艦靠攏,我們要依靠僅余的彈藥,給對方一個重創。”

那個海軍軍官心有明悟,現在的戰場是下方被帆漿戰艦圍攻,雖然帆漿船被炮彈擊中就會有人員死傷,但那幾艘帆漿船對赫克托號等船咬的很兇,打的也是很猛,下方一直處於被圍攻的境地。

上方也是差不多,縱帆船也是打的荷蘭戰艦擡不起頭來。

雙方的實力其實還是荷蘭艦船強些,噸位更重,炮位更多,和記也就是占著操控的便宜,搶占了有利位置和上風,調整船身操控起來更加方便快捷,所以看起來上下兩路都在吃虧。

戰艦的數字都是八艘,噸位上相差不是很大,火炮也差不多,拉開距離的是商船,和記的商船在眼下的戰場上絕對只能算是小船,炮位少,噸位小,船身建造也不能說很講究,畢竟是早些的仿制品或是改裝的小船而已。

高文律眼光也還不錯,判斷也很精準,畢竟也是上層通過的艦隊指揮,這一點要是看不出來還不如直接跳海死了算了。

中路巴達維亞號也一直處於被圍攻的狀態,主要是和記的縱列線戰術得當,每條線上都好象在以多打少,其實多五艘船而已,上方是縱帆船,下方是帆漿戰艦,都和荷方戰艦實力相當,只有中間對巴達維亞號的是鎮虜衛號一艘戰艦,還是小型蓋倫船,個頭比六百六十五噸三百多成員的巴達維亞號正好小一半,還有幾艘商船配合,也多是小船,僅憑巴達維亞號只能轟的這幾艘船相當狼狽,在其船身上打出一個個破洞,但想要擊沉或是跳幫,則是力有不足。

如果將上路幾艘軍艦調過來,哪怕吃上縱帆船幾輪炮,只要將中路幾艘商船和鎮虜衛號擊沉,這場海戰還是荷蘭人贏,他們的船又不會被輕易擊沉,也不怕商船損失,和記的船只卻是相當有限,少幾艘是幾艘,回去修補之後再來,和記的抵抗就會更加吃力,幾次之後,這海戰不贏也贏了。

高文律的打算相當出色,那個前來請求決斷的軍官也相當贊同,畢竟他們的戰艦都是噸位很大的中型蓋倫船,吃幾輪炮根本不會顧慮會被擊沉,只要打掉和記幾艘船,或是將其重創,這場海戰也能對上下交代了。

當下精神抖擻的攀索下船,小船是四漿船,劃開海浪,向著左上方的戰場劃過去。

這個時代的通信旗語,沒有辦法完成復雜的信息,只能叫下層軍官冒著生命危險劃著小艇前往旗艦來請求指示,高文律是戰場指揮,哪怕宋克是他的頂頭上司他也不需要請示,所以他只是板著臉看了看赫克托號那邊,並沒有派出小船去請示的打算。

這時有水手指向海面,高文律打著望遠鏡看了一下,搖頭道:“不要緊張,這是他們在補給彈藥。”

高文律有些憤恨,這一次的行動還是太輕率了,要不然還是要等多帶些船只和彈藥再行動的好,現在打成這樣僵持之局,和記一方能一直不停的補充彈藥,弄個不好,真的得打敗仗回熱蘭遮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