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8章 換防(第2/2頁)

除了軍人,還有幾百名公司員工被調到台灣來,台灣這邊的收益真的很高,中轉貿易和本地的貨物都很賺錢,去年從台灣獲利是四噸黃金……

從種種跡象來看,荷蘭人起初謀澎湖,退到台灣是迫不得已之舉,而他們現在已經更中意台灣,在大員起意用心經營,不僅派駐了大量駐軍,還會陸續調來大量文員,指導這邊的土人種地開墾和捕漁,在這邊榨糖,捕鹿,中轉貨物……

一千多正式的官兵,在亞洲來說是相當強悍的存在了,除了大明和日本等少數中央集權的強國之外,幾乎能夠到處橫掃了,荷屬東印度公司在極盛時不過一萬雇傭軍,現在估計最多三四千人,等於是把近半實力派到台灣,其決心不可謂不大。

原本台灣行軍司是感覺在陸地能夠包打天下,荷蘭人在陸上有千人不到,還有百多少年兵,實力不強,第四團可能出動兩個營就能將其擊敗。

但現在對方築城已成,熱蘭遮城是個相當堅固的城堡,易守難攻,萬人亦難攻下,就等於對方先立足於不敗之地。

又因其實力強大,特別是海軍猶強,行軍司上下擔心的是海戰之時,其陸師遣派精銳於陸路偷襲,縱不可能直入核心區域,在外圍燒殺搶掠一番也是很傷士氣的事情……台灣這邊是全部以移民構成,自和記入主之後,除了火拼顏思齊外沒有任何事情動過刀兵,所以居住在此的移民都有一種相當明顯的安全感……這種感覺是十分重要的,特別是從遼東這樣戰亂之地過來的移民,給他們安全感可是比什麽都重要。

不能給他們一種感覺,就是剛脫離遼東苦難險地,又到了南方四戰之地,一樣還是虎狼環伺,隨時有性命之憂……如果這樣的話,傳揚開來不僅是對和記的名聲不利,對未來的移民更是大有影響……

遼民也不是那麽容易招募的,一說起離開遼東南下數千裏,哪個人能輕易下定決心?在大明此時離村數十裏就算出遠門了,很多農民到死也沒有離開家百裏之外,遼民顛沛流離千裏逃亡,剛在寬甸到皮島鐵山一帶安下身來,雖然困苦不堪,但好歹還是在遼東故土,又聽說去登萊的人受盡苦楚,被當地人欺壓打罵,只能如流民一般的生存著。這很影響遼民的信心和決心,和記的招募除了給優厚的條件外,就是把已經去台灣數月的人帶回來一批,現身說法,用自己的感受和經歷來使遼民相信,到了台灣之後不僅衣食無憂,還且還遠較在皮島一帶安全的多。

身為百姓者,當此亂世,固然有豪強壯士立志匡扶大明天下,願行豪傑之事。而更多的則只願尋一善地,能使一家平安,台灣雖然遠懸海外,但既然如和記的人所說是一處平安福地,哪怕生活不如和記所說的那般舒適,只要能一家平安生活下去,還是有大量的遼民願意隨船南下的。

是以行軍司的考量是絕對不允許荷蘭人進犯屯墾區,最多在外圍就要將其擋住。

軍堡是第一條防線,還有第四團的駐軍已經離開了平時的駐防地,由防備土人為主轉為防備荷蘭人,第四團滿編五千余人,除了駐守屯堡軍堡和派上戰艦的人手外,尚有三千余人駐守在笨港席一線,依托軍堡防線,縱然不能主動出擊,防守卻也是綽綽有余。

盧大兩眼滿是血絲,他是軍士長,事情多的很,回去之後還有一堆雜事,等安排好了手頭的事情才能小睡一會,昨晚他除了自己輪值一個時辰外,還需要時時起身巡查沿防區的哨位,所以只要到前方來輪值就必定沒有辦法休息好……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局勢緊張,當然要比平時更辛苦些……

“軍士長辛苦了。”新來的中隊長笑嘻嘻的道:“趕緊回去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