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4章 驚覺(第2/2頁)

“閉嘴,蠢貨。”軍艦大副大步過來,喝止了正在大叫的部下。

“反正隨時可以動手……”八字胡有些不太服氣,不過還是嘀咕著退下了。

四周都是水手,他們輕聲笑起來,不過他們不敢大聲,取笑一個軍官是要付出代價的,荷蘭雖然是共和國也一樣等級分明,上下關系相當森嚴,這個時代的歐洲還有強烈的中世紀殘余,在其它國家的軍艦上等級關系更加明顯,因為在海上如果不用強力乃至殘酷的手段維護秩序和等級,暴亂就會隨時暴發,那會是致命的,水手們也明白這一點。

雖然笑,荷蘭水手們其實也是贊同這個性格有些狂放的軍官的說法……明國人的造船業太落後了,那些小船,毫無威脅力,作為商船也落後了,只能跑跑短途。

福船確實是這樣,跑跑日本和南洋幾國的航線還行,想和大帆船一樣跑亞洲到南美的航線,再折返歐洲,這樣的跑法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大明水師的戰船也很落後,不必多說了,眼下這一船的荷蘭人都是從歐洲部份調轉過來的,此前沒有在亞洲呆過,他們以前主要跑非洲,也去過南美,荷蘭人的商船無處不到,戰艦也有巡航任務。

亞洲這一片也是越來越重要了,去年到今年台灣送回荷蘭的財富價值黃金四噸,這是相當了不起的收入,可以說是現在荷蘭海外殖民地中排第一。

到今年初,東印度公司的總督科恩敏銳的覺察到了機會,福建水師原本聚集在澎湖,戰勝了東印度公司的艦隊之後雙方簽訂和約,荷蘭人得到了在台灣築城的權力,然後他們在台灣築城的同時發覺福建水師一直在裁減船只和人手,不到三個月,一萬多人的水師裁減到只有千余人駐紮在澎湖,後來幹脆只剩下十幾艘小型戰船和五百余人,一個守備率部在島上駐守。

荷蘭人感覺有些難以理解,從大明調集軍隊與其開戰來看,大明對澎湖列島無比重視,然而到戰後大明既沒有把持澎湖當成貿易中轉中心來賺錢的打算,也沒有留駐重兵,更沒有趁機梳理戰艦艦隊,固化防禦,而是使水師星散,等於是武學高手,自廢武功。

待後來荷蘭人才知道,駐軍和集合艦隊需要大量軍費,而大明中樞一錢銀子也沒有給,所有銀兩費用都是福建方面自己開銷,福建此時是一個窮省,此前的近二十萬兩的軍費已經使福建府庫窮的跑老鼠了,地方大戶也是捐助了不少,各地的衛所都拖窮了。戰事一結束,當然是軍艦和水師人員都趕緊回原本的各衛,戰船平時的保養維護也是各衛負責……這當然是屁話,衛所哪有能力保養戰艦戰船,水師這麽一解散,不在一起集訓和維護船只,時間一久當然戰鬥力急劇下降,朝廷沒錢,水師壓根就沒有人重視,就算重視也是北方的水師,因為要用來支持皮島攻擊東虜沿海地帶,南方的水師只不過是對付一些搗亂的紅毛夷,其不遠萬裏而來不過是要做生意,和野蠻成性的東虜北虜不是一回事……大明士大夫這方面的認識倒還清楚,知道紅毛夷不會大舉上陸,畢竟距離太遠,人手不足,不足為患。然而海疆也是疆土的一部分,這一層就沒有人想到並且在意。

福建水師從能痛打荷蘭人,到連鄭芝龍等一群海盜也打不過,導致俞咨臯戰敗被殺,前後不過數年時間,而且在此之前水師就不堪用了。現在也是一樣,打敗荷蘭人半年之後,戰船星散,俞咨臯回自己的信地駐守,手頭也沒留下幾艘船,澎湖留下一個守備加四百兵駐守,小戰船十來艘。

在得知了一系列消息後,荷蘭人赫然驚覺,只要打跨和記,現在他們在台海和廣州海面已經沒有對手了,李國助他們並不放在眼裏,李旦要是在,他們也不敢亂打主意,李旦一聲令下隨時能匯集幾萬人的海盜,比大明水師還要強的多,但李旦死了,李國助沒有這種號召力,海盜都分散了,去年還被和記打掉不少,在荷蘭人眼中,這下算是和記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原本李國助多少能拉來一些海盜以壯聲勢,現在當然絕無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