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2章 投海(第2/2頁)

這麽一說,孫敬亭心裏更癢癢了,很想立刻知道是什麽東西。

而且從保密等級來說,連他也不知道的東西只能在現場觀看,行軍司在報告裏只字未提,那說明就是最高密級,只有張瀚一個人看過報告並知道此事,而且也不曾在最高政事官會議中提起,說明此事真的是至關重要……張瀚應該不是故意隱瞞,可能是覺得當時的孫敬亭還不能理解吧。

前方開始出現三三兩兩的俄羅斯人,他們在向海上叫喊著什麽,孫敬亭把頭掉轉過去,一下子就看到了右側前方海中的情形。

身形一震,再震,巨震。

震動之後,孫敬亭瞠目結舌的拉著常威,叫道:“可畏,你們這弄的什麽鬼,這是什麽船,為什麽你們每次對上匯報的圖冊,一次也沒有說過?”

常威滿臉得意:“哈哈,這是傑日涅夫和李指揮他們搞的鬼!第一艘船已經開造了我才從平戶回來,不過聽了他們的分析也是相當有理,所以我們節衣縮食,開始大量建造,現在已經有四船下水,算是相當快的造船速度了。”

“為何這般快?”孫敬亭不解的道:“這都是大船啊!”

在他眼前的海面上浮動著的,確實是幾艘相當大的戰船,長約四十米以上,估計在四十五米左右,桅杆高聳,前帆後帆都掛起,白雲一般飄浮在船身上空,而令孫敬亭驚奇出聲的,則是船身兩側的劃漿!

劃漿戰船,對習慣了劃漿船只是小哨船和拖船的孫敬亭來說,如何能不驚奇出聲?

當時俗語是北人騎馬南人乘船,若是江南人,到處水道縱橫可不是虛的,江南到浙東數十縣,每州府,各縣,乃至鄉鎮之間都有水道相連,無事都是乘船來往,不管是載人還是運貨,皆是船只出力。河道行船想指望風帆也是笑話了,多半還是靠人牽引和劃漿,烏蓬船行於小河之上,星光月色之下船漿輕劃,水聲潾潾,多少文人騷客的雅思就是從船上得來。

眼前卻是完全兩回事情了,船身長數十步,江南江河上最大的五間明瓦船也只及這船的三分之一不到,不僅長,而且高,寬度也是極寬,船首低而船尾高,船尾幾門火炮和敵樓上站滿了穿藍袍的水師官兵,火銃在手,刺刀耀眼,相當的令人感奮,而船身左右兩舷的炮艙小窗都打開了,一門門黑洞洞的火炮指向海天一側,隨著命令,很多炮手在艙中跑動,來回的做出擊發和清洗炮膛的動作……這是做戰演練,上下都很認真,甚至沒有因為孫敬亭的到來而稍做停止。

這時一個隨孫敬亭過來的軍司官員醒悟道:“怪不得在剛進港時只看到十二磅炮,入內來這些新船上也沒有裝炮,看來近期的大炮重炮,都裝在這幾艘船身上了。”

“然也。”常威興致勃勃的道:“火器局發來的火炮,還有我們自鑄的,從二十四磅炮到三十六磅炮都裝在這幾艘船上。”

“這是大型劃漿戰艦?”台灣這邊的保密工作真是做到家了,不過孫敬亭也沒有什麽不悅,畢竟是最要緊的軍事機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他越看越喜歡,問常威道:“每艦多重,裝炮多少?”

“都是四百五十噸的大船,每艦裝炮三十門,用水手和炮手三百余人,裝運戰兵一個連隊,每船近五百人。”常威答道:“相比較巴達維亞號還是小一些,但火炮數量基本相同,戰兵數字我們在其之上,所以還是有得打了。只是數字上來說,我們還是要稍差一些。”

眾人都是嘖嘖贊嘆,因為看起來這四艘船也是和早晨時看到的巴達維亞號差不多大小了,都是巨型戰艦,那些小福船在其身邊就如幼童一般低矮可笑,對這樣的大戰船似乎只能是用縱火船引火而焚之,或是搭舷跳幫,明軍戰艦要是對上這些大船,非得以多敵少,數十艘船對一艘,不停的開炮縱火,並且以身肉搏,否則光是對射的話,以一敵百也不是什麽難事。

孫敬亭歡喜了一陣子,又是暗自皺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