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1章 縱帆(第2/2頁)

蔣奎在剛到台灣時是護衛首領,原本在張瀚身邊也是護衛的頭子,在新平堡時也是張瀚的貼身侍衛,資歷非常的老,做事也是勤謹小心,所以很得高層的信任,只是未曾真正領兵打過仗,只打過幾次剿匪戰和小規模的遭遇戰,所以李守信的第四團一直得到加強,而蔣奎的十一團還只是架子團,要補齊的話不知道要等到什麽時候。

前方溪水甚是平緩了,兩岸水草密布,長的十分茂盛,而在前方不遠處開始出現大片的營房,還有大量船台,有不少船已經搭好龍骨,正在鋪設甲板和制造船身,孫敬亭一看之下,頓時一驚……

原本以為剛剛在笨港上岸的船廠已經是台灣這邊的全部了,豈料這邊還有大片船廠,真是奇哉怪哉。

“孝征兄一定奇怪為什麽船廠要分成兩處,而且這片弄的這般鬼祟?”常威笑道:“這裏是建造縱帆船的地方,更是這一次我們敢和荷蘭人主動開戰的底氣所在,一切謎底都近在眼前,請孝征兄移步向前,一看之下便知端底了。”

前方真的是桅杆成片,最少有十余艘船已經建造完畢下水,但隔的遠,孫敬亭也看不清楚,而且他也不是這方面的行家,很多船只都只是看過圖冊和文字說明,乍看實物反而不易辨認,現在孫敬亭能一眼認出來的就是普通的福船商船和蓋倫船戰艦,因為這兩種船都有相當高的辯識度,一看就知。而所謂的縱帆船只是在船身和帆索形式上有所變化,孫敬亭看不出來也很正常。

看不出,但不代表不知道,孫敬亭道:“如果縱帆船船隊能夠成型也是好消息一樁,此船我知道,火炮雖少些,但勝在更快,不論是搶上風還是追擊敵人商船都是一把好手,很好,我們一起去看看。”

眾人順著溪流往下遊走,不久就有一隊騎兵迎上來,見是常威帶人前來仍然問了口令,得到明確回答之後這才放行,孫敬亭等人也不以為意,這是和記的常態。

到了船廠區外圍已經有木柵圍著,偶有漏網的獵民或漁民至此也進不去了,同樣也是詢問口令之後開門放行,一進船廠內部就是撲鼻一股木香,到處都是堆積如山的大木。

“這些都是上等柞木。”甘輝指著那些木頭,感慨由之的道:“遼民伐木之難,難以想象,真的是用血汗助我台灣,雖然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但該說的話還是要說。”

甘輝將自己等人要離開皮島時禿頭的話說了,台灣行軍司眾人無不感動,常威道:“此情要記著,將來寬甸方面有所需,我台灣方面當然也不會說二話。”

“這樣最好。”孫敬亭相當贊賞,頗為欣慰的道:“大局上有張大人和軍司把握,但你們各行軍司首先也要有這種守望相助的心思才好,若是大家都各掃門前雪,只對軍司負責,事事搶功邀功,那樣就非壞事不可。”

眾人無不點頭。就這樣一路往裏行去,馬匹直接拴在外頭的拴馬石上。

工場裏到處是成堆的木頭,都是幾人合抱的大木,地方很狹窄,騎馬是沒有辦法行走的。滿地都是木屑花,木香味十分明顯,這些木頭大多是去年送來的,要是自然曬幹最少三年四年才合用,但用烘房來烘幹,半年以上就能用了。木頭內裏的水份已經全部烘幹脫水了,這樣造出來的船才經得起海水泡,當然每次長途行船之後還是要保養,這裏頭的學問門道很多……常威一邊走,一邊向孫敬亭慢慢解說。

轉眼到了船台區,那裏都是半成品的船只了,果然是以縱帆船為主,孫敬亭很出神的看著這些半成品的船,每艘船都在四十米長左右,都是中國船裏沒有的大船了,福船一船就長十幾步,還有五六步的小船,福建水師的所謂中軍船也只有三十步長不到,已經是難得的大船了。至於那些小哨船和普通的漁船,稍大些的商船,在這幾艘縱帆船面前就如同稚子站在壯漢身邊一樣,相差的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