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章 華夷(第2/2頁)

第三,便是搞好了與土人的關系,這個和陳永華有關。

從不到萬人的武裝移團和小規模的移民,到康熙年間已經有了府縣規模的幾十萬人,鄭家不管怎樣對中國確立台灣的主權是有大功勞的。

而在此時此刻,歷史發生了偏差,台灣島上和記的力量已經有了鄭氏年間開拓台灣時的實力,也是到時候介入山中土人之事了,否則拖下去,敵意越深就只能越依賴武力來解決,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或者把土人殺服了殺怕了也就好了,但必定曠日持久,而且會失去很多原本可利用的人力。

待眾多土人嗑頭行禮時,常威向張續文做了一個相當贊賞的手式,配合生動的表情,張續文頓時就是笑將起來。

雖然張續文平時的性格和溫和內斂型的,但也不是不苟言笑,今日能做成這樣的事,青年人心中原本就很驕傲,此時由衷而笑,孫敬亭等人看著也是都笑起來。

“續文,真是不凡。”孫敬亭小聲道:“不過以後安置和使用這些土人也是要續文費心了,還有件事,我要提醒續文,對此輩就象對小人,恩結是要的,但一定要以威嚴和刑罰使彼輩知道律法尊嚴,然後使其移風易俗,融入我漢家之中。我漢家不以血脈而以文化區分,入華夏者則為華夏,以華夏入夷狄者則為夷狄,就象遼東那些投附女真的漢人,如李永芳之輩,難道還可視其為漢人嗎?至於這些土人,使其歸來是第一步,如何用他們,使他們日後為華夏之一份子,這才是最重要的……不可過於恩寵,否則小人之輩會恃寵而驕,無視律法,自行其事,漢夷雜處,一定要一視同仁,否則你回護夷人會使漢人不滿,壓迫夷人又會使夷人離心,其中分寸,你一定要把握好了。”

如果是常威,孫敬亭一定會勸其多用柔和手段,律法之下人人平等,這一點已經深入和記的人心,孫敬亭並沒有此擔心,唯有律法之外,行事就看各人的秉性和習慣了,常威威重,而張續文性柔,孫敬亭也是根據各人不同的秉性性格來做勸導,在場的人聽了,無不敬服。

這時土人行禮畢,數人征征而立,有些不知所措。

常威此時將手一肅,說道:“請這幾個社首在我和孫大人身邊坐,一起飲酒吧。”

有翻譯將常威的話說了,幾個社首無不是一臉感激涕零的樣子,又下跪叩首……看來他們雖然野蠻和強硬,也是沒有蠢到夜郎自大的地步,知道自己一方的實力比眼前這些大人物掌握的實力差太遠了,常威的舉措,令他們十分感動。

……

午末時,酒宴結束,幾個土人首腦都是大酒量,常威和孫敬亭和他們喝了兩輪之後見勢不妙,火速從第四團調了幾個大酒量的過來,盧大是打頭的魁首,這些莊稼漢子以前雖然酒量夠大,卻難有豪奢飲酒的時候,甘蔗酒甜而清洌,入喉回甘,沒有燒酒的沖勁,也不象黃酒那樣過柔,真是令盧大等人開懷暢飲了一番,未及午末,這些土人首腦就被一一放倒,當然盧大等人也是醉意儼然,被勒令去睡覺休息,不準一身酒氣醉醺醺的回軍營。

孫敬亭早早下了桌,和常威,張續文,李守信,李平之幾人一起在密室談話。

孫敬亭也不隱瞞,將自己和張瀚吵架的經過一五一十的向眼前這幾人說了……對李平之孫敬亭有些天然的不信任,這是不同秉性性格的人在潛意識裏的不喜歡而已,以孫敬亭的傲氣,當然也不會因為多了個李平之就會隱瞞事實……其實消息傳遞很快,沒準台灣這裏早就已經知道了。

果然常威笑道:“這事我隱隱聽說過,聽說孝征兄和瀚哥吵架了,我嚇了個半死……後來打聽是因為公事,那就放心了,瀚哥和孝征兄因為公事吵起來,這太正常不過。其實早年在新平堡還沒有到李莊時,你們已經吵過不知道多少次,下面的人沒見識,還當是什麽大事,我都笑死了。”

孫敬亭一想,確實是在靈丘與和記初打交道時,不知道和張瀚拍過多少次桌子,當時視張瀚為擅長做生意的小兄弟,並沒有太多尊敬和忌憚,後來隨著和記越做越大,彼此還有了姻親關系,吵架的次數就急劇下降,到後來張瀚權威漸重,自己儼然屬下,雖然平時相處還是朋友的格局,內心深處卻是早就將其當成主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