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章 島上(第2/2頁)

孫敬亭靜靜的聽著,常威幾乎是如數家珍,眼前所有一切都是他一手一腳踢騰著建出來的,這是眼前這個年輕後生的驕傲……雖然常威的上位不是依循常理,更多的是張瀚信任他,沒有太多的人認可,不象別的老成的行軍司政事官都是中年人了,經歷了世情險惡與重重磨難才到得高位,不象常威,常令人擔心他是少年幸進,結果看來,其做人未必如中年人那般圓滑,但沖勁和幹勁卻也不是那些人能比的,孫敬亭心中暗贊,張文瀾到底識人,這個表兄弟用的沒有差池,不象軍司裏暗暗議論的那樣,常威貴介公子,用錢如屠錢,所以到現在台灣還沒有回報……這是汙蔑,回去非殺一殺這股歪風不可。

“真是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看到火器局的制造場地,又看到那些黑沉沉的重型火炮時,孫敬亭也是忍不住由衷感慨。

“台灣這邊的鑄炮,都是重型火炮,最輕的也是九磅炮,都算是小炮了。現在主要是鑄二十四磅,也在試鑄三十六磅炮乃至更重的火炮。”常威淡然道:“火炮是海戰利器,固然發十炮未必中一炮,然而一旦中一炮,小船立時粉碎,大船也是碎屑崩飛,船身洞穿,打中了桅杆,船舵,等於就獲得了勝利,而一炮至炮,船上人員如被血犁,在火炮面前,任何個人的武勇都是毫無意義的,所以我們一直在鑄重炮,火炮越重,海戰時發揮的力量就越大。荷人的重炮已經有更重的了,炮彈一人抱著都吃力,一場海戰打下來,人怕是要累的脫力。”

孫敬亭不停的點頭……在草原上,四磅炮就足夠威力了,近四斤重的炮子在人群中打過去也是犁出一條血路來,當者必死,北虜一聽炮響就嚇的半死,視和記的火炮為神物。後來漸漸多了六磅炮和九磅炮,不過九磅炮就是騎乘炮兵的極限了,十二磅炮重三千五百斤,十幾匹馬拉著也沒辦法跟上部隊的行軍速度……馬力是沒有問題,配件是經不住快速顛簸的折騰的。

而在台灣這邊,最小的也是九磅炮,只能當小型岸防火炮用,也給那些小哨船裝上,然後艦炮主炮的最低標準是二十四磅炮,一般都是二十四磅炮配三十六磅炮,一船三四十門火炮,均是三十六磅的重炮,一枚炮彈幾重四十斤,呼嘯而出……可想而知那是何等的威力。

孫敬亭由衷道:“海戰真是與陸戰完全不同的兩種體系啊,今日始知。”

常威道:“文瀾哥也說過,海戰其實也要講陸軍的敢於拼刺刀的狠勁,不敢拼,火炮再兇再狠,難道敵人就沒有?難道非要造出比荷蘭人還多的戰艦才敢和他們打?這倒是未必。”

孫敬亭沉思道:“我臨行之際,文瀾有信給我,說是對海軍戰法的一些思考,回頭給你和水師的將領們看看。”

“好的。”常威欣然答應,他對張瀚的崇拜是毫無保留的,張瀚有信來,想必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說……

“那邊就是學校區,這是成年的水師官兵學堂,福建人和遼民各半,遼民則是用南四衛人為主,原本就是近海的人,會水,會駕船的優先,學員有一千五百人,教官多用葡萄牙人和俄羅斯人,也有少量的法國人,德國人,教官一百一十人,外國人占九成多,咱們自己的教官現在只有寥寥數人,是從原本福建水師那邊請過來的武官,不識字,只能教授經驗。不過,外國教官裏也有不少不識字,只教怎麽打繩索,怎麽升帆降帆,在何時升桅倒桅,或是危機時砍斷桅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