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9章 過河(第2/2頁)

這時天已經漸漸黑下來,現在過河的五百多人全部是鐵騎營的騎兵,幾百人散開在三裏方圓的河岸邊上,天黑前後不少戰兵在四處捕魚和架起搜撿來的木頭還有枯掉的葦杆點亮篝火,隊伍相當的散亂,大半的人都脫掉了鐵甲,馬匹被胡亂十幾匹一群的扣在一起。

魯之甲相當不滿,不過他看到李承先也脫了甲坐在地上休息,一時倒不好說什麽。

“魯大人辛苦了。”李承先趕緊奉上一鍋魚湯,然後悄聲道:“大人必定不滿,但這也是沒有辦法,此番過河的五百多人除了少數內丁外皆為新兵,耐不得長時間的約束和辛苦,他們已經頗有怨言,士氣低落,如果末將再強行約束他們整裝備戰,或是保持隊列,還得等到明後天才能接戰,末將怕他們的體力和士氣會低落到谷底,那時反而不好了。”

魯之甲看看左右,跟他過來的新兵已經全部自行跑開了,根本沒有等命令的覺悟。這時他才醒悟過來,不管是馬吉千總的二百五,還是張文舉等人的四百五,這些兵馬全部是新兵,將領身邊的內丁都是不到十人,幾個千總和守備都司加起來的家丁才三十多人,加上自己和李承先的家丁也不到百人,明天繼續有鐵騎兵過河,加起來八百人的戰兵九成都是新兵,完全沒有戰場經驗,軍紀約束也不怎麽嚴重,只有甲堅兵利這一條還算合格。

另外魯之甲想起來,如果要等逃民部隊也全部過河還得再耽擱一天,於是他嘆口氣,說道:“明日要剩余的騎兵過河,那個劉伯鏹的人就過來一些人當向導就行了。”

“劉伯鏹呢?”

“他當然要過來,那邊還有個宋生帶人等著,我要他們當先期向導。”

“好的,”李承先道:“請大人放心,末將明晚為前鋒,一定在最短時間內攻破耀州城。”

“唔。”魯之甲不知怎地突然感覺毫無信心,不過他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會這樣,和遼鎮大多數將領一樣,魯之甲只能認得一些簡單的字,完全沒看過兵書,就打仗來說當初他還是個小夥子時跟著李如松到朝鮮拼殺過,後來遼鎮兵撤回,兄弟們死的死殘的殘,魯之甲也從一個把總一直做到副將,當初的遼鎮老人,李如松和祖承訓等老將早就已經離世,魯之甲也不記得這些老人是怎麽打仗的了,不過記憶深處,似乎也就是和現在一樣,營兵擺開大陣,亂放一通槍炮,內丁騎兵披甲沖鋒,然後敵人就稀裏嘩啦的跨了,當初打倭寇是這樣,打王杲和董兀堂都是一樣,打那些蒙古人還是這樣,遼鎮騎兵所向披靡,向來就是看家拿手的全掛子本事。

至於營兵和騎兵日常怎麽訓練和管理,也是按這二三十年來的規矩來做,不過聽說在老總兵盛年時,也就是寧遠伯李成梁壯年的時候,對步陣騎陣都有嚴格的訓練,不過那已經是相當久遠的事情了,最少是四十年前了,現在的遼鎮將領早就不知道當初是怎麽個練兵法了,在十年前遼鎮是窮困潦倒,有錢只用在內丁身上,現在朝廷給了這麽多銀子,裝備起了眼前這支威風凜凜的鐵騎兵營,然而怎麽善用這鐵甲騎兵,魯之甲卻已經懵懂無知,毫無頭緒可言了。

“咱們現在這裏是洲子鼎。”劉伯鏹指著四周,說道:“往前攻耀州城,最好是過葦橋,直攻耀州城下,而且最好是半夜時出發,天明時開始攻城,這樣出其不意,可一鼓破城。”

魯之甲看看姓宋的生員,見對方和逃民都沒有人反對,知道這是最佳路線。

沿柳河到耀州都是河流縱橫的水域沼澤區域,過了葦橋就是耀州城,魯之甲決定在葦橋處設營突擊,如果戰事不順就在沼澤區域的葦橋設營駐守,因為明天也就是二十六日時馬世龍已經趕到,帶著兩營的步兵和騎兵主力趕到,就算陷入僵持,幾天之後又會有千多戰兵過河,最少能配合著把耀州拿下,然後趕緊撤走,不過如果戰事不順的話,可以直接掩護魯之甲他們撤走。

最少從宋生的最新情報來看,女真人並沒有往耀州增兵,似乎近來東江活動很猖獗,大量的兵馬往太子河和蘇子河流域還有遼南四衛及連山關鳳凰城一線去了,這邊女真人就算發覺了,報到遼陽再從遼陽各處調兵再快也得五天以上的時間,有這時候足夠拿下耀州了。

現在魯之甲唯一擔心的就是女真人得到迅息之後整個牛錄會放棄耀州跑掉,不過按理來說這種可能性也不大,女真軍法相當殘酷,這個牛錄奉命防守耀州,沒有得到軍令之前就必須守在耀州,哪怕真的只是一些老弱婦孺。

“晚上出兵,”魯之甲決斷道:“明早天亮之前拿下耀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