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7章 水營(第2/2頁)

在遼中則是有沈陽和遼陽等大城,南方是遼南四衛為密集防禦區,在遼東除了北部的河套各堡之外就是以撫順關為核心,北部的開原和鐵嶺,南邊的寬甸六堡到邊山關鳳凰城一帶,整個防禦體系相當的配套,也使得大明牢牢掌握了後世遼寧省差不多大的地盤,外圍控制區域則是建州部和海西四部到長白山部的沿山脈地帶的女真部落,再到北邊的索倫和鄂倫春,那是松花江和嫩江流域,再北部的黑龍江流域大明只在國初涉足過,其後就幾乎徹底放棄了。

總之整個遼鎮一直處於軍事前線,有泰寧衛和福余衛兩衛蒙古各部,還有女真各部一直為患,所以遼鎮一直沒有設州立府而是一直保持著軍鎮的建制,並且修築了大量的軍事設施,孫承宗任經略之後開始大範圍的重修軍堡,包括被夷平的錦州,前屯,右屯,中左所,大淩河堡,小淩河堡等處都重修了,在這些地方安置了好幾十萬逃亡難民。

周文郁沒有時間感慨,也沒有這種情緒,倒是袁天敕一直悶在寧遠城裏很少出來,這一次算是開了眼界。

特別是途中有大量的騎馬官兵也是在往三岔河下遊柳河河口方向趕,甲兵耀眼,士伍騰壯,令袁天敕心中油然而生一股豪情,這麽威武雄壯的隊伍,為什麽包括家主在內的這些大人物都認為打不贏建虜哩?真是奇怪!

……

魯之甲把自己的中軍立在離河三四裏遠的地方,畢竟河邊蚊子太多。

四周到處都是帳篷,來來往往的將士吃著幹糧罵著糧,有一些機靈鬼脫了甲胄和衣袍,光赤條條的在河裏捕魚,逮上來魚要麽煮湯要麽燒烤,居然也能大打牙祭。

這裏已經荒蕪太久,原本的農田早就長滿了雜草,有一些傾頹的村莊也象是鬼村一樣,磚瓦建築都長滿了野草和綠苔,草房都塌了,住在這種村落裏還不如住野地,好歹野地寬敞幹凈,不象住村裏象是住墳地裏一樣。

事實上每個村落裏都會有白骨,有不少人家還保持著侵略者進去時的模樣,家具混亂,有人死在門口,有人在屋裏被殺,還有人死在床上,累累白骨上滿是箭孔刀痕,當初後金兵一直打到寧遠附近,拆除了錦州廣寧沿河一線的城堡,屠光了沿線的村落,殺害了大量漢民,由於並未打算占領,屠殺相當殘酷,並且根本不可能收撿屍骨,兩年多時間過來,當年的伏屍成了白骨,整個村莊都是這樣,一個村莊是這樣,一百個村莊還是這樣。

魯之甲巡看了幾個村莊,心中也是頗覺沉悶和憤怒。

雖然這樣的情形見多了,但將門世家出身的武將,不能不感覺到慚愧。還好魯之甲已經見多了這樣的場景,他很快壓服了自己憤怒的情緒,將不可因怒興師,更不可叫憤怒影響到自己的情緒和判斷。

李承先也是一個叫魯之甲放心的副手,力大無窮,勇猛無比,雖然有些功利心,看到馬世龍和魯之甲受到閣部的信重而主動靠了過來,數年間從都司一直做到參將,但總體來說這個人老於軍伍之事,樣樣門道關竅都很清楚精通,而且武藝嫻熟,弓馬本領那是相當的高。這樣的人當前鋒魯之甲還是放心的。

李承先正在放聲大笑,幾個千總正在向他半跪行禮,李承先將這些各營過來的軍官一一扶起,然後吩咐人給這些新來的騎兵提供軍糧等軍備。

除了馬吉和周守楨外,還有生員劉伯鏹和率二百三十員難民執簡陋的兵器在河邊紮營,這些人也由軍中發給行糧,與正經的鐵騎兵車炮營相隔開來。

在河對岸也聯絡上了,一個姓周的生員率部份耀州逃民潛伏在對岸,待大軍一過去就負責帶隊,從娘娘宮港口到葦子渡,大軍就可以順著耀州驛的大道直攻耀州城了。

“承先,”等李承先回到中軍時,魯之甲迎上去道:“現在到位的除了我們的家丁之外,就只有馬吉和周守楨的二百五十人,還有二百三十人的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