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7章 看法(第2/2頁)

毛文龍不理會眾人,指著邸抄繼續道:“看吧,這才是要緊大事。”

“大帥說的可是禦史李蕃攻訐孫閣部的事?”

“對。”

陳繼盛思忖著道:“禦史攻訐閣部大人亦是尋常事了,現在朝中都是魏忠賢一黨,東林大敗,各處都在逢迎魏公公,閣部是東林的人,獨木難撐啊,這一次是風起於青萍之末,看來閹黨是要總攻,非要把閣部大人扳下去不可了。”

“頗有巧妙之處。”毛文龍冷哼一聲,說道:“彼輩現在是從兩處著手,都是打在皇上的心眼子裏去了,一條是說太過靡費了,前年一年用過五百萬,現在也有四百余萬,不省儉的話,等於薊遼一地拿了朝廷全年的折色收入中的四成到五成,這怎麽得了?”

陳繼盛頗為贊同,用力點了點頭,接話道:“整個大明近二百萬兵,九邊就有九十多萬,憑什麽薊遼的十四萬多的兵力拿走幾百萬的銀子?閣部大人是修了不少軍堡城池,但怎麽算,這銀子最少有三到四成落到遼西各將門手裏去了,閣部大人心裏也是有數,為了重振地方信心,使將門安心守土,適當的給他們一些好處也是該當的……另外沒有銀子,將門也沒有心思和財力來蓄養內丁,閣部大人心裏也明白,打仗終究還是要靠將門和內丁,沒有內丁的將門就是拔了牙的老虎,要是李家的八千內丁還在,現在遼事還有什麽可愁的?然而朝中的人,要麽是真糊塗,要麽是裝糊塗!”

毛文龍頗為贊同,東江的戰力不夠還是因為上下都還很窮,毛文龍費盡諸多辦法,現在聚斂在手裏的也就只有幾十萬,上下各層將領還都眼巴巴的看著這些銀子,恨不得毛文龍一聲令下就給分了……這當然不可能,毛文龍也是看各將領的能力和所占的地盤大小,所需的兵力強弱來分配資源,在前兩年,除了天啟皇帝下發的內帑之外,還有登州補充的糧食,東江鎮沒有任何額外的收入,每一兩銀子都要計算著來用,現在能得到毛文龍支持來擴充自己內丁人數和質量的,也就是那寥寥的幾個人,眼前這幾個,還有旅順的張盤,鐵山的毛有俊,其余的毛永詩之流,所有的一切都只能靠自己來爭取。

可能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遼西將門除了主將之外就只有內丁,而東江鎮因為財用不足,對各級將領的磨練反而更大,此後東江鎮也算是名將輩出了,如果不是裝備上有差距,就算是在登州吳橋兵變後的孔有德也很強了,遼西過來的關寧鐵騎也未必是東江兵的對手。

“這一次出手很厲害。”毛文龍又感慨了一句。

毛文龍一直精研朝中的傾軋權爭,自覺對這些頂層的大人物的心理已經有了足夠的了解。在他看來,文官在操守和品格上對比武臣也沒有什麽了不起的,他越發看不起這些飽讀詩書的無能之輩。他們膽小而多疑,同樣也會為小利而爭鬥,如同一群撕咬爭搶骨頭的野狗,只要給他們一些好處和威逼,這些家夥就是一群軟骨頭,毫無可懼之處。

陳繼盛翻看著邸抄:“李蕃攻擊花費太過而無尺寸之功,這叫孫閣部無法自辯,他總不能說這幾年復土二百裏修堡無數?朝廷練兵是要打仗的,不打仗始終是嘴軟。另一條就是兵科給事中郭興治提出孫閣部可能有貪汙軍餉的問題,當然也是拿沒有戰功來說話,然後直指閣部大人可能中飽私囊,並且公然提出叫閣部大人去職。這在一年前根本無法想象,閹黨也是圖窮匕見了。”

毛承祿幾個都是瞪眼看著,在這方面他們比陳繼盛都差的遠了。

毛文龍暗暗點頭,心中自有一番計較。

“你們有何看法?”毛文龍轉向沈有容和毛承祿幾人。

毛承祿眼珠一轉,說道:“若是在一兩年前,孫閣部可能會以退為進,連上數疏請求回朝,那時候東林勢大,他一旦回朝就還是位高權重的閣老,甚至排位接替首輔之職也不是沒有可能,現在不同了,回朝太兇險,所以孫閣部是萬萬不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