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6章 木頭(第2/2頁)

只有當可疑的人露出形跡之後,他才會如餓虎一般撲過去,把敵人撲翻,按倒,連皮帶骨嚼成碎渣。

“大人,江口那邊過來船了。”

“哦,這是本月第三次了。”

趙立德過來時就見過順江而下的船隊,當然都是小船,木頭被木筏或是小船牽引著,幾艘大型商船停泊在港口區等著,這些船都特意留下位置用來等著裝木頭,有新平堡號在內,一次可以帶走幾百根大木。

島上的人都看到了眼前的壯觀景像,無數十二團的人站在木筏和小船上,用長杆和鐵勾帶動著大量的巨木順流而下,在他們身後是川流不息的船隊和木筏隊,幾乎一眼看不到頭。

有皮島上的人大笑道:“這幫傻子,又帶著大木過來了。”

“有趣的很。”有個東江千總冷冷的道:“我還以為和記在這裏要做什麽大事,有勃勃野心,原來就是一幫砍木頭的。”

“這半年來他們怕是砍伐了不下兩千根巨木。”

有人肯定的道:“這半年多來,他們沒做任何事,所有人手除了日常訓練和種地外,就是都在到處尋找巨木砍伐。”

有人笑道:“我們寬甸這一帶方圓千裏,別的沒有,木頭可有的是。”

“普通的木頭,比如松木容易找,就算幾人合抱的也好找,一個山頭可能就好幾十顆。但柞木難尋,他們的主要精力是用來找柞木了。”

“真是把銀子往海水裏扔了啊。”一個聰明人抖著機靈說道。

眾人一想,砍伐這些大木頭花了巨量的白銀和各種物資,而運走就是為了造船,果然是往海裏扔銀子,想透之後,不少人都是捧腹大笑起來。

軍情司的人聽著不大高興,冷冷的看向這些人。

焦黃臉的中年漢子對趙立德道:“大人,這場景叫那些建虜的人看著了,要不要緊?”

“當然不要緊,這是好事。”趙立德微笑道:“正好叫建虜那邊知道,我們派出那麽多的人手深入深山老林到底是在做什麽,好教他們放心一些兒。”

“大人說的極是。”中年男子不露痕跡的拍了一記馬屁,躬身退了下去。

趙立德沒有理會,兩眼仍是炯炯看向前方,那邊的吏員已經全部下了船,並且也在觀察著江口方向過來的船隊和木筏隊,從眼前的表現來說還看不出太多的異狀,不過趙立德並沒有氣餒,不管怎樣,總會有機會的。

在軍情司人員身邊,來來往往不少雜役挑夫早就等著,等所有要下船的人下來之後,他們開始步入船身,挑運那些運送過來的物資。

這些商船就是皮島的生命線,整個島嶼幾乎不生草木,漢民只能種些苜蓿和低矮的蔬菜,島上海風一至,根本不能種植高杆的作物,島上原本有朝鮮漁民居住,明軍初至上海灘時,尚有不少朝鮮島民在海邊捕魚,後來難民和戰民逐漸成為島上的居民,這一座南北十五裏,東西十裏長的大島上最多時擠了十萬人以上,可想而知條件有多惡劣,若不是這幾年來登州那邊不停的補給糧食等軍需物資,在毛文龍立足之初,和記也是盡可能的幫手,所以皮島上的軍民損失比原本的歷史時空還要小的多,不然的話,死亡的人數最少還要加上三成。歷史就是由累累白骨和百姓的血淚書寫而成,只是大人物和後人容易忽略而已。

挑夫們多半是漢民,還有少量的朝鮮人,多半的朝鮮漁民早就離開了,有一些故土難離的就留了下來,也不再打漁為生,而是給東江鎮扛活,做一些苦力活計,再放些網和鴨子,也能勉強敷衍著養活一家老小了。

整個棧橋和港口區,還有綿延數裏的海灘區域都擠滿了來來往往的人群,扛著長槍的東江鎮兵,打著呵欠看熱鬧的島民,還有挑夫力役來來回回的奔走著,穿著綠袍的東江吏員,騎馬經過的東江鎮的軍官,整個海灘之外是碧藍的一望無際的大海,而在海灘之上是綿延不盡的銀色海灘,在後世這裏是如詩如畫的美景絕佳的勝地,在此時此刻,卻是人們掙紮求活,用來向異族入侵者反攻的軍事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