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7章 憤怒(第2/2頁)

兩邊加起來還不到兩千人的隊伍已經進入了交戰狀態,在這裏東邊不到二百裏處就是有名的劉梃將軍和薩爾滸之役兩萬明軍的殞命之所,在此時此刻,這兩千人不到的隊伍交戰時,聲威居然已經超過了當年數萬人的大戰。

皇太極是當日戰場的經歷者,他的感覺最為可信。當日解決杜松和北路軍後,放著李如柏的那路兵馬不管,八旗主力往南伏擊劉梃,旗幟招展,號角聲聲時,伏兵大出,劉梃號稱劉大刀,揮舞著數十斤重的大刀在馬上奮戰,須發皆白的老將軍怒吼奮戰,然而還是眼睜睜看著自己所率兒郎被優勢兵力吃掉,潰敗的明軍跑的漫山遍野都是,被騎馬的女真人不停的在背後捅死和射死,劉梃拼命叫喊,勸這些兒郎回來奮戰,可惜並沒有人聽他的,直到最後,劉梃與自己的親信將領一起奮戰到底,盡皆殞命沙場。

皇太極尊重劉老將軍那樣的勇者,但並不把劉梃的指揮看在眼裏,一路上耽擱時間很久,而且部隊分散脫節,指揮失靈,部伍不整,只靠著一兩千的內丁和精銳來打仗,這樣的明軍實在太多,不管是杜松還是劉梃都是一樣的打法,這種打法對蒙古人還行,對同樣精於陣戰之法的後金兵就不夠看了。

眼前又是一支強悍的明軍,很象樣子的對手呵……皇太極臉上露出笑意,眼中居然有一些瘋狂的色彩,後人只當皇太極是算無遺策的帝王,其實他首先是一個女真戰士,然後才是貝勒,大汗,皇帝。

明軍遊兵也出陣了,他們原本就在主陣外十幾二十步距離,當女真遊兵迫近百步範圍時,明軍遊兵以小隊形式從四角向前迫近。

這是改版的鴛鴦小陣,一個隊官,兩個刀牌,呈三角形態突前,三人均舉一人高的大盾,護衛身後的四個弓手,由於只是陣前對射,並沒有準備長槍手和鏜手,如果女真人不顧一切沖過來,由三角刀牌手負責將突前的死兵擋住,弓手則急速後退。

軍靴在光禿禿的山腳泥地上踩過,由於多天沒有下雨,地面十分幹燥,遊兵們踩出了大片的煙塵。

相隔進入百步之內時,仿佛連對方甲衣抖動的嘩嘩聲響都能聽的到,也能看到對面閃爍的銀甲光芒。

對面看過來應該也是有一樣的感覺,每個商團軍的遊兵都是戴著頭盔,鐵面具也放了下來,還有保護脖子的頓項,大片鐵片保護著胸前和背後的要害,這是紮甲,中間心口部份還有護心鏡,對心臟要害加一重保護。

腹間則是牛皮革帶,中間也加了一大塊鐵鏡,這是對柔軟的腹部加了一層保護。

在腿部則是甲裙保護,小腿到大腿間加了護脛,然後下面才是軍靴,每個遊兵都是武裝到了牙齒,身上的具甲裝束重達五十斤以上,每個人都好象是標準的鐵人,僅從裝備來看,對面攻過來的女真遊兵顯然是相當的吃驚,甚至有不少女真遊兵發出驚呼聲,這些遊兵都是各牛錄抽出來的馬甲,距離白甲一步之遙,他們也是久經戰場的戰士,年齡在三十左右,他們都有雙重甲胄,有幾個披鐵甲,多半是綿甲和鎖甲,他們步伐從容而輕捷,象一群在戰場上遊移著的狸貓,這是長期訓練和鍛煉加實戰練出來的步法,他們絕對不會在同一個點停留超過十秒,在戰場上,移動的遊兵才能盡可能的保障自己的安全,步伐不靈活遊走不堅決的早就被淘汰了。

但這些女真遊兵真的很少見到這樣重甲裝束的明軍,最少在他們眼裏都是東江明軍。

一個個鐵人般的將士擺出小型的掩護加攻擊陣列,女真人看到了,感覺十分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