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6章 擺開(第2/2頁)

賀三道:“那看樣子上頭是要拼命給蒙古人多送點子藥過去了。”

“差不多吧。”秦伯升雖然是軍官,手中也是一支天啟二年式步兵銃,在剛剛檢視中剛剛檢查過火石和擊簧,火銃鋼制部份色澤幽藍,散發著金屬的光澤,木制銃托部份也很舒服,特別是自己用久了的火銃,拿在手裏有一種血肉相連的感覺。火銃前端是銃口,長出來的部份是通條,在銃口處套了刺刀,長而銳利,給人一種相當安心的感覺。

秦伯聲道:“上頭的安排就是盡可能的多殺傷,不要急著向前突破,如有必要會安排騎馬追擊,各部的馬匹都在陣線之後,一旦需要就會牽馬追擊。等敵人潰敗之後,殺傷就在其後,兜住更多的人,俘虜更多,一戰使卻圖汗部徹底失去力量,這是最要緊的,把人全打散了,那就沒有太大意義了。”

賀三咽口唾沫,點了點頭。

戰線上到處都是軍官說話的聲響,下級軍官和士兵處在方陣中間,他看觸目以及的全是自己小隊的隊友,然後是別的小隊,別的中隊,別的連隊,他們在厚實的陣列之中,沒有辦法感受到全局的布置,只能依靠軍官的話語來領悟,並且上層的布置也會有利於貫徹整體的戰略布局。

兩個連的戰兵在前,獵騎兵第一營大部位於左右翼,他們從哨騎位置退了下來,返回到陣線偏後地方安心休息。

在蒙古騎兵還蜂擁而出,盡可能的按部署好的位置排兵布陣的時候,商團軍的陣列已經排好了。

碧綠的草原上是大片的灰色,少量的紅色和藍色,將士們的頭盔和兵器閃爍著寒光,軍號鼓點聲不停的響著,各個小型的方陣不停的有人在應旗,雖然只有五千多人,但士兵排陣之後由縱隊變成橫隊,似乎是鋪滿了整個草原,到處都是移動的長矛和閃爍寒光的刺刀森林,各部都是令行禁止,在旗幟和軍號鼓點的指引下排好陣列,在人們的視線中,很快就出現了一個個橫列的大大小小的方陣,陣列橫亙在草原之上,銅炮擺在陣列側翼前方,整個隊伍在很短時間內就排好了。

對面的陣列給蒙古人相當強烈的沖擊和壓力,蒙古人已經談不上什麽戰陣了,他們的祖先在幾百年前的時候曾經橫行歐亞,靠的並不是騎兵亂沖,而是有完整的騎兵戰術,成吉思汗是個騎兵戰的天才,但蒙古帝國絕不是一代人打出來的,當時的蒙古人不停的吸收著各國各族的先進的軍事經驗,並且不斷的融合到自身,幾十年的時間造就了強大的無敵騎兵,裝備,訓練,戰術,都是古代騎兵的巔峰狀態,而到了此時,蜂擁而出自後方大營前來的卻圖汗部的騎兵們還是跑的亂糟糟的,他們沒有從上到下完備的軍事體制,沒有暢通的傳令渠道和手段,也沒有日常的軍事訓練,戰時才會通知各部的台吉們匯合,台吉之下是各個層級的將領,相比於蒙古帝國時期的層次分明的指揮體系,現在的蒙古各部不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進步,而是嚴重的退化了。

整個東亞的軍事水準也是在退化,遼東曾經有橫行一時的大國,如果存在的話完全輪不著女真出頭,明軍的水平一團稀爛,不要說和強漢比,就算是唐末藩鎮也能吊打明軍,蒙古人也衰弱的厲害,要不然這些成吉思汗的子孫也不會被各方勢力按在地上來回的摩擦,當卻圖部的五萬主力全部湧向前方的時候,卻圖汗才感覺到自己一方與敵手的差距有多大。

光是一個列陣,相差就是太遠了。

卻圖汗也是身經百戰了,草原上的戰事水準不高,但頻率很高,多半是小規模的騎兵戰,很少有幾千上萬人規模,眼前的大戰他集結了整個部落的丁口,務在必勝,但在此時他心中卻升起一縷寒意,卻圖汗深刻感覺到了自己的部民與眼前這支軍隊的差距,這差距其實也很簡單,就是軍隊和平民的差距。

如果都是平民階層的對決,騎馬善射的牧民肯定高於舞弄鋤頭的漢人農民,而如果一方是軍隊,一方是平民構成的騎兵,那就是完全不同的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