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5章 主意(第2/2頁)

在遠東這邊的俄羅斯人更需要烈酒,可惜的是他們的烈酒儲備嚴重不足。在幾十年前,伊凡雷帝以沙皇的身份親自在莫科斯開了一間賣燒酒的酒館,大賺特賺,可想而知這門生意在俄羅斯有多好做。

簡單的介紹了情況之後,張瀚正色道:“燒酒生意在俄羅斯那邊比煙草還受歡迎,更是一本萬利,這門生意軍司不是不做,而是因為市場太大,我們的人手和資金都不足,沒有辦法最大程度的利用好資源,所以我給你透個底,你們可以做,我們不會怪你們搶生意,更不會給你們限制。”

“不過,”張瀚笑著補充道:“將來你們就要和我們做竟爭對手,我也很希望看到這一天,我手底下的人現在都太傲氣了,他們真的以為自己是做生意的天才了。”

張子銘苦笑著道:“或許軍司的人有驕傲的理由,光是拿本錢就夠砸死我們了。”

“小本錢的也一樣能做買賣,生意小就象小船,容易掉頭。”張瀚往後躺了躺,想了片刻之後才又說道:“這世界上永遠不會有一家獨大的事,相信不是你們,也會有別人搶我們的買賣,而我們只能靠本錢優勢保住相對的份額,然後剩下的被一群更兇惡的對手給撕碎搶走,張老哥,我希望是你啊。”

“大人對我們太厚愛了。”

“不是厚愛你們。”張瀚笑道:“漠南漸漸要走上正軌,我們需要穩定的階層來支持我們,軍司和軍隊中的官員將領算是上層,漢民移民算下層,然後需要大量的中層來潤滑和協調,你們的穩定就是一個社會階層的穩定,包括我們的中層人員在內……這很重要。”

張子銘沒聽的太懂,但對張瀚的意思多少明白一些,漠南的局面到現在已經算穩下來了,但只是初步的穩定,要想維持這種穩定,就得使一個階層有立足的資源,大量的漢商會因為張瀚的主意而找到長久的生意之道,商業的繁榮會帶動初期的工業發展,工商不分家,看似東主們賺的多,但一個個大小體量的東主會帶動草原上大量的人力獲得相對穩定的工作,會叫人們能在草原上真正安下家來,相對於一點商業利潤的讓度,明顯是建立一個穩定的中產階層更重要的多。

“但屬下有一點疑問……”張子銘道:“釀酒要大量的糧食,和記的宗旨就是向來糧食儲存不嫌多,這幾年除了出售出去的,還有自家產的和買來的,儲量永遠大過出售的量。這是大人說過的,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如果要釀酒,不僅要消耗糧食,還會消耗大量的糧食,這一層,大人考慮過沒有?”

張瀚道:“你再想想,這兩年軍司的作物,除了棉花和棉田大量開墾外,還有哪一樣種的最多?”

“啊!”張子銘眼前一亮,跳起來道:“我竟是把這事給忘了。”

張瀚笑容變得十分得意,種植番薯的初衷當然是為了主糧之外的補充,除了種番薯外還引入了玉米,現在玉米產量還是很低,一畝估計只有一石不到,但好處是可以在田頭屋角種植,可以用來喂雞喂豬,最好的妙處就是這是一種標準的抗旱作物,對炎熱和幹旱的天氣不象別的作物那樣敏感。

至於番薯種植,不得不說是孔敏行和他的部下們除了棉田外最大的收獲。

番薯的產量在有農藥化肥的時代相當的高,畝產兩千公斤以上很正常,就算是在現在,番薯產量也達到了一千斤以上,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孔敏行用現在的技術進行水利和積肥的改革,對育秧分壟也有獨到之處,從徐光啟開始的研究,在他這個弟子的手中算是發揚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