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章 備貨(第2/2頁)

從和記的鐵場運鐵,距離當然也不算近,可是在草原上已經發現了兩個小型鐵礦,預備在草原也立起高爐來煉鐵,這樣的話,物流成本就省了一半,這個生意頗能做的過,利潤不小,對俄羅斯人來說,這些精良的鐵器也是求之不得,最少比他們從萬裏之外的歐洲帶過來要合算的多了。

和記的貨物,除了鐵器是大宗之外,還有相當多的布匹式樣,現在存貨不多,但可以接受提前的定貨,額度則不能超過二十萬匹。

預計和記今年收成的籽棉有六百萬斤左右,可以出一百八十萬斤皮棉,以三斤皮棉出一匹布來算,可以出六十萬匹棉花。

這個數字已經相當龐大,但相對於大明北方龐大的市場來說簡直不值一提。

光是松江一府,種植棉花的土地是一百四十萬畝左右,田畝數量看似不及草原開辟的棉田,但松江的土地從肥力到日曬再到種植經驗都遠在和記草原棉田之上,孔敏行是專家但不是妖怪,他能做到的就是逐漸提升棉田的產量,但這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而現在和記開辟出來的荒地在此之前都是草地,從水利到肥力上都要有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棉田更是精細活,需要歷史的傳承,松江府的棉花產量,單產和總產量都遠在草原之上,幾年之內是不可能趕的上,只能利用人力和田畝不要錢的優勢往數量上堆,就算這樣,想威脅松江布和江南布業的地位,最少還得五年以上的時間才可以考慮。

簡單來說,質量上要比松江布更佳,數量上,年產皮棉過千萬斤,紡布數百萬匹,那時候才可以算是松江布的對手。

和記布匹將來要搶國內的市場,注定不會在近期內大宗出口,不過二十萬匹的份額也是具有相當的誠意,也是張瀚看重對俄羅斯的貿易,所以寧願把開拓大明北方市場的步子調慢一些,做出了犧牲。

鐵器,布匹,這是和裕升的兩樣拳頭產品,另外就是和別家商行一樣,備有大量的瓷器,各種茶葉,種類近二十種的各類絲綢。

另外就是藥材,以大黃為主,俄羅斯人對大黃的需求量極大,大到超過了大明這邊的想象。

和記的商品就列了一張長長的單子,因為是小規模會議,沒有留文吏在室內,軍需司的副司官劉鵬親手把單子遞給俄羅斯人看。

佩特林和馬多夫先湊在一起觀看,兩顆腦袋幾乎要擠在一起,兩人都是淺色金發,燈火之下,熠熠生輝。

其余的俄羅斯商人急的要跳腳,有幾個大膽的也湊了過來,觀看著佩特林和馬多夫手中的貨品清單。

張瀚待他們看了一會兒,向劉鵬略一示意,劉鵬便又將所有漢商的貨品總錄遞了過去。

和記的人開始悠閑喝茶,對和記來說,優先出脫自己的貨品是題中應有之義,其次是漢商的貨物,不存在只賣自己貨的情形,不然貿易不興,光憑和記一家撐不起這麽大的盤子。

從眼前俄羅斯人的反應來看,最少對和記所備貨物還是相當的滿意,盡管他們盡量在保持鎮定,害怕被張瀚等人看穿底細,不過在巨量的貨物面前,在兩張貨品清單面前,這些俄羅斯人早就被“砸”的暈暈乎乎,所謂的鎮定,不過是勉強不使自己驚呼出聲,從表情和各種細節來說,早就暴露了。

孫敬亭臉上光彩明顯,和張瀚不停對視著,表達自己心中的喜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