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 天時(第2/2頁)

“對你是小事,”黃玉成道:“對不少普通家境的就不是小事的,書籍筆墨加飯錢,還有請先生的錢都省了,一年最少得二三十兩啊。”

黃玉安微微點頭,心裏也明白黃玉成說的是對的。

以前讀書人的地位高,一則是華夏的傳承,二來也是供養讀書人根本不是普通人家能做到的。一個農民家族,壓根就沒有辦法起培養讀書人的心思,不說秀才,就是一個童生可能就是要讀十幾年,一個男孩從小就不做任何活計,只讀書寫字,一直到成年都是這樣,讀不出書來人就等於廢了,除了失掉一個勞力,還要承擔筆墨紙硯和學費,這開銷根本是貧民百姓負擔不起的。讀書人少,加上負擔昂貴,這個職業天然性的就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優勢,書香門第不僅代表素養和前途,也代表這個家族的底蘊。

“你家那幾個還在大同的宗學裏讀書。”黃玉安道:“你這一趟回去,還是遷到青城吧,要不然小黑河堡那邊也行,把娃子送到青城去寄讀。”

黃玉成營級軍醫官,其實比黃玉安這個軍司局級要吃香些,畢竟官員到處都是,高級軍醫官人人都會高看一眼,誰能保證自己一輩子不生病?就算自己體格強健,還有老婆孩子吧?

黃玉安進不了青城,沒準黃玉成能進,就是這個道理。

“我也住小黑河堡。”黃玉成笑道:“聽說那邊風景絕佳,不比青城差什麽。”

“也就是小點。”黃玉安道:“不過城堡裏商鋪很多,柴米油鹽醬醋茶樣樣都有,鞋店布店雜貨店都有,酒樓飯館茶館也有,城外大片草原全是平地,出門不遠就是河,清澈見底,夏天時風景絕美,我有空帶你侄兒去河裏洗浴,魚也好抓,每次休假都恨時間太短。”

黃玉安聽的笑起來,眼中也露出悠然之色。

不得不說,軍司為了吸引人移民到草原上,很多待遇是比留在天成衛到靈丘的原本的核心區要優裕的多。

生活用品和娛樂設施,主要是涵蓋了衣食住行都是安排的很好,甚至由於規劃的好,最少在各個屯堡那裏,普遍的反應是住大同時還要舒服很多,住各處軍堡和青城的就更要享受一些,有很多東西軍司幹脆用的是供給制,一年可能要賠上幾萬兩銀子,但換來的是一顆顆熱騰騰的人心,還有大量人才往草原湧動的決心,這個是比銀子要重要的多了。

“我們那邊,”黃玉安又道:“還有好多生員和家族都考慮往草原搬遷了。大家都說,留下來固然沒有不好,但此時到草原上機會要大的多。誰都明白,開辟時期的條件相當優裕,用張大人的話說,這也是改變階層的大好良機……”

“這個倒真是……”黃玉成捏著田埂上有些濕潤的黑土,聞著明顯的泥腥味道,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這邊的土肥力真好。”黃玉安說道:“比咱天成衛的地不知道強到哪去了。就是天時不正,嗯,是天時太差了。”

“聽說咱山西也好不到哪去吧?”

“真邪性了,夏天熱,冬天冷,春秋無雨,這天時已經壞了十幾年啦,這兩年一年比一年更壞。我記得十年前就有老人說,壞天時就是一年好一年壞,頂多好三年壞三年,這他娘的好,連續壞了小二十年!”

“人家都說現在是壞三年,更壞的三年。”

提起天時這話題,連四周的人都是跟著說起來,從萬歷中後期開始天時變壞,到現在已經是天啟五年,十幾年的時間天時就沒有好過,原本北方農民的負擔和南方農民一樣,而有的省份比南方省份還要重些,特別是山西和陜西兩省,田賦負擔比例居然比河南還重。當然河南的親藩多,百姓的日子也討不了好,後世的人只說蘇州人負擔的賦役重,可沒想想江南抗賦成風,拖欠成風,另外自然條件比山西要好過百倍,以山西的田畝數字來說,負擔的沉重絕不在蘇州之下。

等到了天啟年間,因為遼餉加賦帶來的加稅和攤派,原本已經因為天時不正而掙紮在溫飽線上的人們,負擔就更加沉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