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 探索(第2/2頁)

而往東,越向東走地勢越高,山地增多而平地減少,甚至有一些地方是完全的山地,一座山連一座山,山上幾乎極少很少有平地,山民的日子都是種少數的作物,比如高粱一類耐旱作物,平時是以打獵和摘野果野菜為生,日子過的很苦。

台灣的地形就是如此,澎湖到台南台北一帶沿海岸線是平原,越往東去地勢越高,甚至導致東西不能相連,南北無法溝通。

“總要小心結社山民。”常威無法再勸,只得道:“彼輩雖不是食人生番,然而也桀驁難馴,續文切要小心。”

“此次當然是以勘察為主,接觸為次。”張續文笑道:“不過總要加強接觸,使其畏威懷德。我們是要占據整個台灣為基業的,對山民除非是殺光屠凈,否則總要接觸,慢慢使其降服歸順我們才是。”

“記得是降服和歸順。”常威微微一笑,卻是霸氣盡顯:“他們那些老頭子,臭規矩多,我們能答應的就是給他們土地和吃食,他們拿勞力來換,至於他們的什麽風俗規矩,統統不要講。是他們歸順和融入我們,這一點定要堅持。大人在草原也是這樣做的,要是咱們一時趨就,給他們保留那些野性,將來後患無窮,不僅我們麻煩,可能還會遺禍給子孫。大人曾經說過,我們華夏先民就是挾著弓箭口說仁德,慢慢占據現在這般大的土地,我們這些子孫後代,黃帝苗裔,可不能給祖先丟臉啊。”

張續文輕輕點頭,其實如果以純粹懷柔的路線去做,一路撒糧食給好處,土人都缺乏各種鐵器,台灣行軍司這邊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收服一些高山族人部落。但那樣的話,常威和軍方都不贊同,張續文本人也並不贊同。

所有人都有了草原上和北虜打交道的經驗,知道這些文明較為原始的人一味討好是沒用的,今日給明日就要更多,後日不給了前兩天的就算白給了,反生報怨。除非是拿軍司出產沒有底線沒有原則沒有時限的一味討好這些人,不過這樣到底是征服他們還是把這些人當爹供養起來?

只有一手拿糧食,一手拿刀劍,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刀劍之下再給他們生存的機會,把這個度掌握好了,再慢慢灌輸他們華夏文明,這才是令其真正融入的好辦法。

只是這個度,到底是怎麽掌握,現在還沒有個定論。象上次張續文等人過來不久時土人進攻,軍司便是殺掉其部族的全部長者族老,只留青壯和孩童,這樣才能使戰敗被俘的土人真正歸順,被編入各個屯莊中編管效力。

“大家彼此珍重吧。”常威過幾天也要坐船出海,去平戶和李國助商量一下李家放在笨港的物資處理問題,以前顏思齊等人也算是李旦的部下,笨港也可以算是李家的產業,大量的值物貨物和現銀放在這裏也沒有問題。但現在笨港這裏算是和裕升的基業了,和李家最多算是友好同盟的關系,常威不知道李國助是怎麽想的,為了取信盟友,台灣這邊再缺錢也沒有打人家倉庫的主意,甚至在平時常威壓根不準任何人接近李家的倉庫區域,這件事拖了很久,也不宜再拖下去了。

常威去平戶,王鄣去青城報道,張續文也要遠行深入大山,十天半月都未必回得來。李平之還在福州沒有回來,蔣奎和李守信等人奉命鎮守老營。

各人拱手作揖,互相致意告別,在這個時代,一去幾千裏的長途,哪怕是健壯的青年也不敢打保票說自己不生病,況且除了張續文外都要坐船,海上的風浪是沒有辦法預測和規避的,幾百年後一樣有漁船遭遇暴風遇難的事情,何況是這個風帆木船的時代,每人神色都是十分鄭重,神色儼然,因為這一次告別,也可能是這一生最後一次見面,下次再見,說不準就有誰再也回不來。

眾人告別之後各自散開,常威拉住蔣奎,輕聲道:“傑日涅夫那邊的警衛一定要加強。荷蘭人的熱蘭遮城距離我們很近,他們萬一要是知道了這幫俄羅斯人的存在,很難說會做出什麽事情來,萬一突襲過來搶人,猝不及防之下很可能會吃虧的。我們剛剛在人多的時候可以藐視荷蘭人,其實他們應該算是我們的勁敵。我打聽過,他們的步兵用的火槍相當精準犀利,射程不在我們的火銃之下,他們的老兵也是身經百戰,而且真的悍不畏死。你想他們這些人都是從幾萬裏外飄泊海外,是何等兇悍敢死的性格。在海上多年,到處鎮壓屠殺各處的土人,練成嫻熟的廝殺技藝和殺人的意志,這些人真打起來,一千多人也不是不能和我們的第四團打一打,何況他們在巴達維亞有相當強的實力,兵力最多時聽說有一萬人左右。總之,要多加小心!”

蔣奎面露震驚之色,半晌後才道:“我知曉了,一定多加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