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除惡(第2/3頁)

“請汪中書過來。”

司直郎應了一聲,出門去請汪文言,其實司直郎是正經的進士出身,地位應該在汪文書這種白身中書之上,可是這個司直郎對汪文言簡直畢恭畢敬,進了汪文言單獨的公事房之後,說了來意便是叉手侍立,屏息靜氣的等候。

“閣老面色如何?”汪文言並沒有著急,而是先看了一陣自己眼前的幾份奏疏,然後才態度隨意的詢問著。

司直郎答道:“閣老似有不愉之色。”

“呵呵,也很正常。”汪文言欠了欠身,伸展了一下腰部,站起身來,笑眯眯的道:“好罷,我就去見閣老。”

葉向高一見汪文言,劈頭便道:“不是叫你們暫且不要再攻,且守一下,在我見過皇上,揣摩過聖意之後再說嗎?”

葉向高面前擺著多份奏疏,多半是東林黨人或是與東林黨關系密切的大臣所上奏疏,此前已經有過一二十份,都是集中火力彈劾魏忠賢的彈章,送到司禮後便是石沉大海,當然是直接“留中”了事。

葉向高感覺這樣下去毫無益處,而且太久不見皇帝,心中無底,已經叫人致意汪文言,著他最近切勿再鼓動眾人上疏,結果此人陰奉陽違,並未提出反對意見,但這幾日還是不停的有東林黨的官員或是與東林關系親近的官員在上疏彈劾魏忠賢,這兩個月來,東林黨和閹黨已經撕破臉皮,東林這邊已經不再滿足於攻擊閹黨普通成員或是魏廣徽,顧秉謙等人,而是直接將火力矛頭對準魏忠賢本人,同時還攻擊客氏,不少奏折裏都是將魏忠賢和客氏的關系說的十分不堪,隱隱間說這兩人汙穢後宮,甚至謀殺皇子,到了這等程度,皇帝卻將魏忠賢放著不管,東廠番子已經監視楊漣和左光鬥黃尊素等人的住處,每日都可以看到穿著白皮靴的番子在這些東林黨人的府邸之外轉悠,不少人嚇的不敢上門,這些被監視的倒是全部是硬骨頭,根本無人在意這事,楊漣府邸外是監視的人最多的一戶,他卻渾然不當回事,每日正常入衙上值,回家讀書喝酒,聲響傳出來,便是那些番役也敬佩的。

局面到這種地步,葉向高感覺這一局已經入了死局,再頂下去也沒有太大意義,他打算面對皇帝,也是想要開解此事,結果汪文言等人卻根本不能體會他的這番心思,自行其事,葉向高看著眼前一臉雲淡風輕的汪文言,突然感覺自己已經控制不了這些人了。

“閣老切勿著惱。”汪文言笑著從懷中掏出一封信來,說道:“這是儕鶴公的書子,前日派人送給我的,說是請閣老一觀。”

“哦?”

儕鶴公就是趙。南星,其在東林黨的資格比葉向高還要高的多,而且在東林黨的派別中,趙。南星和高攀龍兩人勢力最強,掌科道的劉宏化,魏大中等都給事中都是其黨羽,還有李騰芳,陳於廷佐銓,鄭三俊,李邦華,孫居相,饒伸,悉置卿貳,四司之屬,則是鄒維廉,夏嘉遇,張光前,程國祥等人,可以說,內閣與六部還有地方督撫,葉向高為首輔經營多年,頗有實力,而吏部,科道,寺卿,這些地方則是趙南星和高攀龍等人實力更強一些。

天啟四年黨爭大亂鬥的導火索也是趙南星引起,二月初,新年剛過不久,六年一次的京察開始,趙南星等人揮舞大棒,開始“盡去奸邪”的京察大計,旬月之間,將所謂“四兇”,也就是齊黨楚黨等三黨黨首和骨幹列名其中,盡數以京察之名免官或是去職,一個月不到,京察黜退免職了三百多個官員,大明有史二百多年以來,京察黜退官員人數以此為最!東林黨揮舞京察大棒時是爽了,趙南星把持吏部多年,科道也在掌握之中,被東林黨攻擊的人首先就戴一頂奸邪的帽子,然後找出借口黜退,爽快是爽快,可也是把三黨中人全部真的逼到了魏忠賢的那一邊,還是自大明有史以來,少有的大量文官投效太監的事情終於發生了。簡單來說,黨爭是萬歷年間埋的根,主要原因是爭立太子,因為萬歷長期態度不明,對是否立光宗為太子猶豫不決,文官因此分裂,擁立太子是主流,但也有相當多的官員支持鄭氏和福王,以期圖一個擁立從龍之功,時間久了,文官中裂痕十分明顯,期間有梃擊,紅丸,奪宮三大案,更是使各黨之爭如火如荼,到了天啟四年京察時,趙南星和高攀龍等人下手太狠,不給其余黨派的文官活路,三百多京官被黜落,下手太重,導致大量的文官投奔閹人,簡直也是大明二百多年來從未有過的奇事。

後人說起魏忠賢權勢滔天時,總以為是九千歲本事大過以前的太監,其實並非如此,最關鍵處還是文官自身分裂的厲害,黨爭大過一切,在東林的逼迫下,大量的文官投奔閹人,敗壞國政,為了黨爭不顧一切,後人把明亡之責算在這些自詡為正人君子的東林黨人身上,其實道理就在這裏,而不是所謂的什麽抗拒征收商稅這一類無厘頭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