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震邊(第2/2頁)

前方的小小墩堡已經燃起了狼煙,這裏屬於薊鎮中路所管地方,原本屬兀良哈三衛中的朵顏衛地界,現在喀喇沁人已經西遷,偌大的草原上只有青草和處處枯黃的樹林,穿過緩沖地帶,看到山脈疊嶂之後,便是可以看到依山而築的如長龍般的邊墻,一個個空心敵台上都有或多或少的明軍把守,然而看到大股蒙古騎兵前來,這些敵台幾乎形同虛設,只是山勢險峻,很多時候遊牧民族,包括後來的女真人破口入關,仍然是在一些重要的隘口進入,因為重要隘口也意味著是險要地方,一旦突破就容易進入燕山深處的平原區域,就象腦毛大等人的前方就是潘家口,一旦破口,可以迅速渡過灤河,直抵薊鎮核心三屯營,然後遵化,昌平,玉田,豐潤,薊州等處直處於兵鋒之下,嘉靖年間,古北口被突破過,潘家口也被蒙古人突破過,京畿各處,飽受劫掠,到崇禎二年,皇太極則是從洪山口和龍井關,大安口等處破口而入,突破至薊鎮腹地,攻下多處險隘和城池,可見一旦武備廢馳,則這些險關堅城便毫無用處,只是擺設而已。

眼前的長城和墩堡軍台都是戚繼光在任薊鎮總理時所設,當時明朝震驚於潘家口被破,張居正等人秉國時痛定思痛,除了將昌平等四鎮均歸戚繼光這個名將管理外,同時撥給巨資,在沿薊鎮沿線修補重築長城,修築了大量軍台和規模龐大可以放置火器和大量士兵的空心敵台,由於戚繼光練兵得法,修築的邊境關隘又十分堅固龐大,在其鎮守薊鎮之後,數十年間北虜都不曾由薊鎮犯境,偶有小規模的沖突,也是北虜吃虧的多,這和遼鎮的情形截然不同。

當大股北虜騎兵南下之後,潘家口沿邊墻一線的火路墩都是先後燃起狼煙,漫天的狼煙之下,北虜騎兵一路狂飆猛進,直抵隘口之外方才停住腳步。

潘家口一帶的墩堡均是戒嚴,潘家口上兵馬雲集,一個參將並三個遊擊,五六個守備齊集關口之上或是於其下戒備,同時開始向昌平和京師一並告別。

自嘉靖年間因北虜屢次入邊,設薊遼總督之後,薊遼總督乃成為大明最重要的總督之一,其管轄的地域西抵大同鎮內長城邊界,東至遼東,管轄順天、保定、遼東三大巡撫防區,也就是後世內蒙部分地方,山西部分,河北並天津全境和大半個遼寧省皆在薊遼總督的防區管轄之下,其實西至大同,東抵山海遼東,都是為了拱衛屏障京師,薊鎮為最為核心的防區,薊遼總督在春夏時駐節密雲,防秋時駐節昌平,當狼煙烽火燃起的時候,身在昌平的薊遼總督吳用先也是第一時間接到了塘報。

相信在同一時間,塘報也急速向京師一帶行進,這般大事不是薊遼總督可以專斷的,當然會第一時間報給兵部和直達禦前,上達天聽。

至於遼東經略督師孫承宗,他主要的地盤就是關門內外和寧遠加錦州,當然登撫,天津巡撫等三方布置有關的戰區也是歸孫承宗負責,一年幾百萬的軍餉也歸老孫頭劃派,權力很大,但真正的轄區並不算大,不象到了袁崇煥時為薊遼督師,又設保定總督,將薊遼總督權力削弱極多,而薊遼為一體後,面臨後金繞道入關,薊鎮又變得十分虛弱,最終後金兵連陷多城,圍困京師,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局面。

兩日之內,不僅薊鎮震動,宣府,大同,遼鎮,南抵天津,山東,登萊,都為北虜大舉入寇至潘家口之事震動。

吳用先身為總督,只能率督標營親臨前線,往潘家口一帶趕去,同時下令前線駐將,一定要打聽清楚,北虜此次大舉來犯到底是何原因,另外切實查明,北虜是否已經在繼續大舉增兵,並且一定要沿長城各口小心戒備,需知嘉靖年間俺答汗先是擊西路另外諸口,趁著明軍大舉增援其余各口之時,猛然移動攻潘家口,這才破口而入,大軍蜂擁而進,要知長城諸多地方都是建立在險要地方,這也是當時的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分界線上特有的地理現象,象西部長城北邊多有戈壁沙漠,或是鹽池一類險灘,要麽就是在河套區域,到了陜西山西河北一線,則長城一線多為崇山峻嶺,到了遼東亦是如此,長城多沿遼河河套區域建築,多是險峻要緊地方,所以只要把守好要緊隘口,敵騎很難從長城線上翻越,縱然守兵不多,但騎兵還要翻山越嶺再爬墻,可能性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