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廢都(第2/2頁)

“偉哉!”

往前不多遠,果然見到一大片廢棄的陳舊建築,饒是張瀚向來鄙視北虜和故元,也是忍不住贊嘆了一聲。

這個舊中都的來歷十分出奇,要詳細的說夠扯一大篇文章,總之就是因元武宗而興,又因元武宗逝世而罷,由於存在的時間太短,幾乎沒有太大的存在感,甚至到幾百年後,後人還曾經因為這個舊中都是否確有其事而打過不少筆墨官司。一直到確切的發現了舊中都遺址,這座故元廢都才算正式走入人們的眼簾。

簡而言之,故元的統治中心是從草原南移的,蒙古汗位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中間的一大轉折就是阿裏不哥與忽必烈爭位。與中國人理解的不同,忽必烈雖然是贏家,但在蒙古貴族中卻鮮少獲得承認,其依靠漢軍為主力擊敗了阿裏不哥的蒙古軍,得位根本不正,忽必烈繼承汗位後,龐大的蒙古帝國正式分裂,以前雖然各自為政,但各地的蒙古汗都承認草原上的大汗才是共主,蒙哥死後,忽必烈爭位成功,其後果就是蒙古帝國四分五裂,而忽必烈的根基並不在草原而在北方漢地,其遷都到大都,也就是後來的北京也正因如此。

到元武宗時,蒙古人壓根不曾漢化成功,由於對漢人的強行壓制導致帝國根基不穩,高層之間互鬥不息,朝局十分混亂,武宗因此修築中都,以為退身之所,這便是這座中都城的由來。

和林,中都,上都,大都,串成一線,中都其地在後世張北縣區域,從張家口過邊墻一直北上,經行百五十裏之外就是中都遺址所在,其地已經深入草原,四處是完全的草原風貌,沿途風光十分漂亮,奪人心魄,著名的草原天路就在其間,其東野狐嶺,其西樺皮嶺,都是風景絕佳之所。

張瀚也是為眼前的大工程所打動,光是台基就有數裏方廣,一個宮殿區的面積就與青城相仿,高大的台基經不起歲月侵蝕已經破損不堪,但大片石料鋪成的宮殿甬道尚且完好,由於工藝精良,野草不能在其中而生,甬道被風一刮,居然還是潔白如玉,三層高的平台之上矗立著高大的主殿,其後的殿宇群落也十分寬廣高大,殿宇群外是宮城城墻,已經多半頹敗,然後是闊大的皇城區和外城區,外城區還有不少蒙古包的遺址,從這一點來說就與純粹的漢人城池有所不同。

軍營區就設在外城與皇城的交界,有不少完全的房舍和打好的井,疏浚之後可以使用,當初故元修築此城可是追求盡善盡美,也算什麽都考慮到了。

張瀚贊過之後,也是頗有感慨:“故元之時,北虜也算強盛一時,疆域大,搜刮的狠,方能在此草原腹地修築這般雄偉壯闊的大城。”

一旁的李慎明頗為意動的道:“文瀾看是否能修復此地呢?我看此城距離正中,東西南北俱是最中間的位置,怪不得故元時稱為中都,相比較而言,青城就失色很多了!”

張瀚也是有些心動,青城畢竟是名義上土默特人的汗都,新立的順義王也要在青城繼承汗位,現在正和幾個大喇嘛商議新汗的尊號,如果可能的話,修復此城,以此城為草原之基,似乎也未嘗不可。

四周的人都沒出聲,這是大議題,也是一個大動向,也就是李慎明可以當面提出來。

張瀚掃了眼四周,果見各人都是目光灼灼,特別是梁興,更是一副熱衷模樣。

以張瀚占地之廣,擁眾之多,比名義上的順義王可是要強多了,稱帝還差點意思,稱王則軟硬實力都夠了,占據故元舊都,號令整個草原,豈不名正言順?

這確實是個不小的誘惑……張瀚有現代人的靈魂,但從來不覺得自己稱王稱帝有什麽問題,不管別人的情操多以高貴,張瀚得承認自己到目前為止所有的努力多半還是為了自己和這個時代的家人,只有少數部是不忍神洲陸沉,文明傳承毀於一旦,這確實是一種責任感,但如果沒有改變自己命運和過好日子的企盼,光是有大義,張瀚不覺得自己可以一直這麽辛苦的做下去。

可能會真有道德完人,但張瀚絕不認為自己會替別人做出什麽犧牲。

不過麽……張瀚指著眼前眾人,笑罵道:“一個個都瘋迷了是不是,也不想想現在是不是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