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調動(第2/2頁)

緊隨其後的,便是察哈爾人的前鋒。

西遷是林丹汗的既定路線,有鑒於女真人的強盛武力和東部蒙古各部的離心離德,林丹汗並未打算和女真人硬拼,他的想法便是西遷之後整合所有蒙古各部的力量,將各部兼並在察哈爾部的大旗之下,就象當年達延汗做的那樣,等麾下編戶丁口達到一定的數字,再勒索或是打劫明朝來積累財富,然後方可與女真一戰。

雖然後世不少人嘲諷這個蒙古的末代大汗,林丹汗在此前的表現也確實是在及格線之下,原本歸附臣服他的左翼蒙古各部被弄的離心離德,紛紛背叛逃離,但到天啟六年察哈爾舉部西遷時,他的思路還是對的,左翼混不下去,如果能整合右翼和漠北勢力,以草原之大和女真人周旋,加上南下逼迫明朝,也未嘗不是極度衰敗中的蒙古人的最佳自保之策。

可惜林丹汗算漏了敵人的強悍,其西遷之後,女真上層立刻意識到察哈爾西遷的危害之處,皇太極率精銳騎兵整合投附的蒙古部落,一路追殺過去,林丹汗被迫從打下來的土默特部再度出逃,到鄂爾多斯萬戶地方時病死,其部下七零八落,被林丹汗的皇後們帶著投附了皇太極,整個蒙古除了衛拉特勢力外,盡數落入女真人掌控之中。

在女真人不遠萬裏的追擊之前,林丹汗不僅消滅了哈刺慎和土默特部,占領了青城,同時還聯絡了套部和鄂爾多斯,另外威脅明朝將馬市歲賞的百萬白銀盡交於察哈爾,另外還入侵大同等地,造成大明邊境的重大損失。

如果假以時日,未嘗這廝不能到俺答汗的地步,可惜在明末這個英豪輩出的時代,林丹汗的個人能力和運氣都屬於龍套級別,他只能壯志未酬身先死了。

倒是其現在就西遷,比歷史上提前了一年多,這應該是與草原上局勢變化相關,簡單的說,就是左翼蒙古那邊的局面更加險惡,由於大量糧食輸入,各部與女真的關系更緊密,與察哈爾的關系越發疏離,而張瀚在右翼連續的成功也給了林丹汗很大的刺激,最叫察哈爾人不能忍的就是青城居然落入漢人之手,簡直是對蒙古人最大的羞辱。

大量的遊騎哨騎在十余天後出現在哈刺慎故地上,主要是沿著舊開平衛到張家口一帶,再便是往北到野狐嶺和更北的安固裏淖和舊中都以西地方都發現了大量遊騎。

由於新的變化,第一銃騎兵團奉命留駐舊中都一帶,任敬的第九團奉命再次南下與銃騎兵一團會合,然後是調了獵騎兵營和銃騎兵第二團,加上步兵第三團,和奉命趕來的第一團,在沿舊中都一線,南北方向有五個團一個營的戰兵部隊,炮兵也調過來一個營,光是戰兵就超過兩萬人,另外還有二十多個輜兵、運輸大隊和工兵部隊,在前線已經有五萬多的戰兵和輔兵,這個數字相較察哈爾八萬到九萬丁口的牧民數字有差距,但考慮到北虜最多也就幾千人的披甲騎兵,真正的脫產騎兵估計不到三千人,其力量十分孱弱,出動這麽多部隊主要也是因為和裕升畢竟還是步兵為主,銃騎兵第一團又剛經歷了一場苦戰,遭遇到了極大的削弱,暫時最多保留一半的戰鬥力,銃騎兵第二團則長途跋涉,也對戰鬥力有影響,步兵要守備這麽大的防線,幾萬人在長達五六百裏的防線來說還是太單薄了,林丹汗要是遊擊戰高手,完全可以在和裕升的防線上搞出很多花樣來,不過按其以往的戰績來看,這位大汗和他的部下水準都是一般,和裕升的主力依托幾個軍堡和無數的軍台邊墩,完全可以做到將察哈爾人擋在防線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