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擠兌(第2/2頁)

“在下預付五百兩購買鐵器,今日要麽提貨,要麽退銀。”

果然也不出劉吉等人所料,人越來越多,風聲也就越來越惡,從銀本緊張開始傳為銀本被挪用運走,庫中空空,或是說倒了股本,和裕升已經只剩下空殼,總之千奇百怪般傳言,越傳越走樣子,開始可能還有汪文言安排的人在其中搗亂,後來就是以訛傳訛,到了黃昏前後,店裏店外已經圍了好幾百人,還有更多的人在正陽門大街上擠過來瞧熱鬧。

後來南城兵馬司果然派了人過來,當然不是李國賓叫人安排的,而是實打實的因為官府害怕出事,只能派兵前來彈壓。

凈街的鞭子一抽,看熱鬧瞧笑話的人是少了不少,但過來要求提貨提銀的人還是烏泱泱的多。

六品兵馬司指揮使親自站在當街維持秩序,原本這人是和裕升喂飽了的,這時卻是打死不肯進店了……

“害怕沾包唄。”劉吉呵呵一笑,說道:“要貨就給貨,要銀給銀,總之台面不能塌,精神氣也是給我頂起來。”

上頭商量妥了,下頭跑腿的當然也是努力振奮精神,帳局裏的人拼命打著算盤珠子,將賬目算的滴水不漏,從算賬到出銀卻是盡可能的拖時間,外頭的商人們見裏頭忙碌異常,倒也不好再翻臉,只是看著和裕升的人大捧大捧的把銀子搬出來。

要銀子給銀子,要貨物給貨物,果然按劉吉等人的算計,天黑之後,將將兌出去了六萬多銀子,有一些散碎的小戶還擁著不走,劉吉下令點起燈燭,給這些小戶頭加班兌銀。

……

汪文言是內閣中書舍人,他並無功名,在內閣的中書舍人分為好幾種,無功名的舍人只是抄錄謄寫,在閣中打雜而已。

普通的舍人在內閣幹上十年,閣老們也未必認得幾個,汪文言則顯著不同,他在閣中幾乎不做什麽雜務,每日就是看各地送來的奏折,在貼黃之前就先觀閱一遍,然後向葉向高和韓爌等閣老提出建議,俟內閣貼黃之後,送司禮批紅,就成為國家的正式文書,下達六部和各寺卿,各省總督巡撫布政乃至州縣遵照執行。

很多舍人暗中稱汪文言為“小閣老”,這是當初嚴世蕃在朝中的渾號,現在又落到了汪文言的頭上,給汪文言起這個外號的人定然是不懷好意,算是誅心之論,不過汪文言不僅不介意,相反卻是坦然受之。

這也引來議論聲:“果然是嚴東樓那樣的人物,聰明機變,又太過狂妄!”

汪文言對這些浮議真的不在意,他每日最注意的還是國家大政。

“閣老,”汪文言進入中堂,轉而向東,進入葉向高的公房,拱手稟報道:“召在下來有何事?”

“聽說你叫史憲之的叔父去和裕升擠兌?”葉向高知道這個東林黨謀主的脾氣……汪文言說話不喜迂回,喜歡直截了當。

“正是在下吩咐的。”汪文言坦然道:“此事是難得的撞上門來的機會,張瀚惡我東林,幾次三番壞我謀劃布局,今有機會還機,在下當然不會放過。”

“與閹黨之爭正是如火如荼之時。”葉向高苦笑道:“現在又出手對付和裕升,會不會自尋煩惱啊?”

“在下已經算好了的。”汪文言笑道:“再也不會錯了的,閣老知道,在下也算有些智略,絕不會無的放矢。這兩年來,我一直著人打聽和裕升在直隸河南山東各處分號帳局的規模,對其存銀有多少還是有數的,他們,早就入不敷出了!”

葉向高皺眉道:“和裕升也堪稱是國朝商家第一,家大業大,怎麽就會到這種地步?”

汪文言格格一笑,說道:“張瀚在北邊和北虜打的那麽兇,連青城都攻下來了,他自己說是運道好,北虜勢弱撿了個便宜,閣老信麽?沒有大捧的銀子砸下來養兵,青城就這麽輕巧到他手裏?若是他沒有痛腳,朝廷為了少生事端,張瀚露出反跡之前也不會拿和裕升怎樣,既然有銀本不足之事,若是不加以利用,在下也是感覺可惜了的。”

葉向高頗感無奈的道:“既然如此也由得你,只是不要耽擱了正事。”

“那怎麽會。”汪文言一臉傲然的道:“左右不過一商家,順手的事情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