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布防(第2/2頁)

在孫耀報告的時候,參謀們也是不斷的把小旗插在墻上的地圖上,紅色的小旗在大片的地圖上還是顯得十分單薄……在長城之南,軍台堡壘一個鎮動輒就是好幾百個,看起來密密麻麻的十分緊湊,而在北方的大片區域,到處是標注的草原牧場區,和裕升說是開出了大量的土地,但在這麽大的地盤裏還是十分的不顯眼,四周全是大片的標注出來的草原區域,一些軍台堡驛說起來是數字是很多了,但是在面積等於內地幾十個州府的地盤裏,幾百個軍台堡壘實在太不起眼了,幾十裏方圓的地塊才是有一個小點,等於是池塘大的鍋裏撒了一把胡椒面,屁用不頂。

好在軍司選的地址都是緊要地方,而且軍台堡壘和補給點都是連成一線,加上和裕升的軍隊機動能力很強,後勤補給更是甩了明軍和蒙古人好幾條街,就是憑著一條條線型的軍台堡驛就把這麽大的地盤給控制的十分牢靠……這事兒換大明邊軍是想都不敢想,大同鎮嘉靖年間駐軍十幾萬,七所八衛幾十個副將參將遊擊守備,加上五百多個軍堡台驛,不還是被北虜三番五次的破口犯邊而入?要是憑著這幾條單薄的防線來防禦九邊要地,不要說九邊的將領們不幹,就怕是大明皇帝在京城裏也睡不安穩吧?

“第一團沒有必要留守在青城一帶。”張瀚道:“外圍安則內裏安,青城留一些警備部隊或是輪值一些新兵和輜兵就行了,第一團可調到漠北一線或是充實喀喇沁一線戰場。”

孫耀與夏希平等人對視一眼,參謀司其實也是一樣的想法,但第一團老兵最多,實力最強,雖然沒有加近衛兩字了,但人們想當然的都是把第一團當成近衛部隊,現在張瀚和大半軍司機構都在青城,權衡考慮之後,還是把第一團的主力留在青城西邊等處。

孫耀道:“大人,你和安全和軍司安全也很要緊……”

“不要緊,不是還有槍騎兵團在集寧堡一帶戒備。”張瀚擺手道:“按我說的辦吧。”

“是,”孫耀有些無奈的應了一聲,接著道:“如果第一團加入東線戰場,我們打算在八月到九月開始大規模的向喀喇沁部推進,一直要推到內喀爾喀五部和察哈爾部的邊界為止,近來這兩個月,林丹汗和察哈爾部異動十分頻繁,察哈爾部的騎兵多次與我們的騎一團和騎二團交鋒,屢次戰敗但屢次挑釁,參謀司的分析是今年之內,林丹汗就想西遷。”

張瀚笑了一下,說道:“局面有變化,林丹汗和他的那些皇後也急眼了。”

局面確實是和歷史上有較大的不同,首先套部和鄂爾多斯消停了,土默特等於是被消滅了,喀喇沁的白洪大台吉擺出一副躺下挨捶的態式,和裕升大軍雲集,那邊卻是沒有什麽動靜,看來就是要等著局面明朗之後再做選擇,另外就是漠北三部也選擇了與和裕升合作,甚至可以說是投向了和裕升。

這裏頭固然有和裕升強大的軍事和商業實力的原因,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哲布丹巴尊活佛對林丹汗的強烈不滿。

這裏頭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俺答汗時期,俺答汗為了和圖門汗這個蒙古共主大汗爭奪權位而引入黃教,因為與黃教合作的早,俺答汗獲得了黃教的鼎力支持,相形之下,圖門汗和他的後裔雖然也遵從黃教,幾個活佛卻並沒有給蒙古大汗相應的尊重和支持,林丹汗一怒之下引入紅教,結果更進一步導致了蒙古的內部分裂……信仰黃教的漠北三汗就是其中一部份,有哲布尊丹巴這個大活佛在,又豈能不對林丹汗引入紅教之事大為不滿?正因如此,當和裕升與俄羅斯人一起進入漠北之後,蒙古人又不會選擇林丹汗,又信不過俄羅斯人,選擇張瀚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