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騎陣(第2/2頁)

整個隊伍都十分冷漠,女真八旗的銳士都是目光冷漠,神色淡漠從容,他們已經經歷了太多戰陣,這些披甲騎兵都是三十左右的年齡,參戰最少在十年以上,大大小小的戰事最少數十次,戰場經驗十分豐富,他們冷漠從容,並沒有即將開戰而顯得神情激動。

經過多年的奮戰,這支騎兵已經站在了這個時代的巔峰。

正如明朝人筆記中記錄的那樣,女真八旗每臨戰則:若地廣,則八固山並列,隊伍整齊,中有節次。若地狹,則八固山合一路而行,節次不亂。軍士禁喧嘩,行伍禁紛雜,當兵刃相接之際,披重鎧執利刃者,令為前鋒,披短甲善射者,自後沖擊。巴牙喇立於別地觀望,勿令下馬,勢有不及處,即令接應。一聞攻戰,無不欣然,攻則爭先,戰則奮勇,威若雷霆,勢如風發,凡遇戰陣,一鼓而勝!

女真陣列為草原上一處起伏不定的高坡和平地間雜之處,野草在夏季長到馬腿小腿高處,在激昂的鼓聲中,緩步向前,披重鎧的銳士在前,兩截綿甲或不披甲的旗丁和漢軍於其後,過百面大小不一的旗幟掃展,軍容盛壯,士伍從容,戰馬歡騰,將士在軍官和八旗貴胄們的引領下開始操控戰馬緩步向前。

蒙古人的柵欄就在裏許之外,這數千騎沖過去,瞬間便是成為齏粉!

就在即將提速的最後一刻,嶽托突然眼神一凝,幾十匹遊騎架梁也是急速返回,吹響號角,提醒即將發動的大陣,在女真騎陣前左側前方,也是突然出現了一股三千多人的騎兵隊伍!

碩托和薩哈廉等人原本在各自的部曲陣前,此時也是迅速率自己的巴牙喇飛馳而來。

碩托以馬鞭向左側方一指,肅容道:“軍容嚴整,甲胄鮮明,強兵!”

薩哈廉看了一陣,說道:“陣線以方線線型擺開,隊列較為松散,其甲鐵質厚重,不是薊鎮或遼鎮兵,亦不是宣大兵,這支明軍,前所未見。”

眼前的騎兵,果然是一條斜線形的線形陣列,陣列拉的很開很直,橫陣三疊,軍旗倒是和明軍一樣的赤幟,但並沒有明顯的總兵大旗,當然更沒有巡撫軍門旗或是明顯的文武官員的旗幟,一面面旗幟放置的位置明顯是十分講究的便於指揮的地方,從嶽托到薩哈廉都是老於戰陣的女真貴族,年紀不大,戰場經驗少說也近十年了,他們眼睛很毒,粗粗一瞄,就看的出來這支騎兵鎧甲厚實精良,陣列十分整齊,最少從表面看來,是一支不折不扣的勁旅。

“和裕升,為什麽我會想起和裕升的兵來!”薩哈廉突然失態,放聲大呼起來。

“不要瞎說。”嶽托轉頭看了薩哈廉一眼,說道:“和裕升不過一個商行,幾百人的隊伍可能是有,怎會會有這般強大的騎兵,明國皇帝也不會允許。”

“這倒是。”薩哈廉迅速改口,也是承認了自己的失言。

碩托道:“有可能是老孫頭折騰出來的關寧騎兵,聽說花了很多銀子,人人備甲,武器也很精良。”

在場的後金貴族和將領們面無表情,只當沒有聽到這幾個貝子的話。

事情很簡單,十三山的事大的黑鍋是李永芳背了,薩哈廉等人也沒有太過份,突出了遼西明軍騎兵不俗的戰鬥力……遼西明軍騎兵,也就是後來俗稱的關寧鐵騎確實有不錯的表現,而且從整體戰鬥力來說,關寧鐵騎也確實變得越來越強,特別是在崇禎年間幾乎是包打天下的第一等的強軍。

高迎祥等人鬧的厲害時,是關寧軍的曹文詔屢次以數千騎兵擊敗十余萬流賊,吳橋兵變時,孔有德等東江兵幾乎禍亂大半個山東,山東和河北明軍屁用不頂,最後還是祖寬帶來了關寧騎兵,三下兩下就把東江軍給攆下了海。

此後的寧錦之役雖然是守城,但從滿桂到祖大壽和趙率教祖寬等諸將也都是敢出城交戰,這和廣寧之役以後明軍的孱弱還是有所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