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平安狀(第2/2頁)

“你究竟想說什麽?”常威盯著李平之,說道:“不要再賣關子。”

李平之微笑道:“這世道什麽來錢快?鐵器?生絲?瓷器?不,沒本錢的生意來的錢最快。這幾天我在福建一帶觀察,每日漳州等地都有船只下海,固然這幾家大勢力最強,但也是有相當多的中小海商自己買船造船,購買貨物往南洋或日本去。福建一省就有大量海船,還有從南直隸和浙江過來的,數量更多。北方海商數量少,但數地相加,數量也很可觀。如果我們掐住重要海上通道,過往船只要交納白銀才準通過,這一年能賺多少?”

“哈?”

“啊?”

常威和張續文兩人都是張大了嘴巴,一時半會的都說不出話來。

這個建議看似荒唐,但有了李平之在此之前的鋪墊,果然還是有一定的道理在。

往下去,和裕升的水師實力只會越來越強,但貿易額度卻不會提升太大。

對日本和馬尼拉和巴達維亞的貿易各有玄機,大家都有各自的地盤,有時候竟爭的手段也是十分激烈的。

比如現在荷蘭人正在堵西班牙人的商道,把中國商人往馬尼拉的海道給封鎖了,對中國商人采取高價購買和勸誘威脅等多種辦法,用各種手段來打擊西班牙人的貿易量。在幾十年前,對華貿易和南美貿易是西班牙人壟斷的,利潤極高,在近年來荷屬東印度公司的打擊下,馬尼拉的貿易額度急劇萎縮,已經被荷蘭人遠遠拋下了。

葡萄牙人在亞洲沒有太大的野心,但他們占據著馬六甲,那是黃金水道,僅憑此一地,他們的利潤就十分可觀。

對日本的貿易,荷蘭人也是一直采取與中國商人合作,排擠葡萄牙人等策略來進行,大家對市場份額是心照不宣,彼此劃定了大致勢力範圍。

除了幾家強權之外,大量的中小海商也需要一定的份額。

和裕升與荷蘭等海上強國是遲早有一戰,在此之前的日本貿易和南洋各地的貿易是有竟爭也有合作,狀態十分復雜。

但在福建沿海,由於荷蘭人惹怒了大明朝廷,面臨著福建水師的圍攻,雙方的力量都耗在了澎湖,而劉香遠在虎門和廣東海面,貿易路線也是偏向南洋,顏思齊完了,李國助的實力只會越來越弱,許心素強在內陸,海上力量並不強。這麽一算,果然是和裕升會在數月之內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

“這咱們不是成強盜了?”張續文的心裏先是覺得荒謬,接著卻也是感覺此事大有可行之處,但心中的別扭感卻是十分強烈起來。

李平之輕笑一聲,說道:“海上就是這樣啊,力強者為王。當年的汪直,李旦,現在的劉香,李國助,哪一個不是?李家又不是朝廷官員,但南洋一帶所有海商都是要趨其門下,其家在日本等於大名,長崎還罷了,平戶就等於是李家的港口一樣,最多時李旦擁眾十萬,與當年汪直一樣,我和裕升的實力到了,自然也能選擇一條自己的道路……我想我們把意思知會給李國助,他不僅不會反對,還會和我們談判,爭取自己的利益後對別人的死活是不會放在心上的。特別是那些中小海商,江南來的海商,李國助和福建水師才不會管他們的死活。”

常威突然笑起來,接著就是忍不住大笑。

張續文愕然,李平之神色不變,微笑以對。

“李兄。”常威道:“你的年紀和經歷,我萬沒想到你會出這樣的主意。簡直是橫來妙手,台灣的局面,一下子就徹底破局了。”

“我不信常政事以前沒想過這事。”李平之微笑道:“只不過以前是力量不到,若是在下一年前來,這主意就算想到了也不會提,沒有力量光有想法,或是做自己力量達不到的事,只能自取其辱。”

常威沒有介意李平之的謙虛之詞,他皺眉道:“用什麽名義呢?”

“名義倒是隨便了。”李平之道:“就叫平安狀吧。”

張續文道:“收費的標準怎樣?”

常威笑道:“這倒是好辦,按大船和小船來收就是了,大船貨多利也大,一船少說賺五六萬,收他們三千一狀,保來回平安。小船利小,而且小船多半是福建這邊的,算是有些香火情份,小船收一千到一千五一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