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沓來(第2/2頁)

鄭國昌和麻承恩都是微微點頭,兩人相視一笑。

兩人都是偷偷跑出來,一個是一鎮總兵,一個是巡撫軍門,說起來在大明都算是一方重鎮的重臣,居然都偷偷摸摸的跑到草原上來,張瀚知道他們時間很緊,當下便是叫人安排,驅離街面上的閑雜人等,肅清街道,預備陪同兩個大老爺一起巡看青城。

亂哄哄的當口,李慎明向張瀚偷偷摸摸的道:“文瀾,真的是時過境遷!”

張瀚也小聲道:“遵路兄這話何解?”

“前三四年我去軍門大人府邸,還不一定能見著人,大年初一軍門的府邸可是宅門若市,多少達官貴人等著見面,就算軍門老大人見我一見,也就是接了禮單,呵一呵腰,說身‘文瀾一向還好’,這就算完事,然後再呵呵腰,說聲‘上茶’,咱就得老老實實的退出來。沒法兒,他老人家實在是太忙,能在初一見咱就是給了天大的臉面。前兩年就不同了,每次都是第一批次見面,軍門大人站在書房門口迎接,見面就拉手說話,問東問西,不談一刻鐘以上的功夫不得放我出來。現在可好,軍門老大人直接化裝潛行,殺上咱們的門來了。”

張瀚想想李慎明說的這些情形,無非是世間百態,人心就是如此,不過聽他說來是好笑有趣,想想站在門庭等著接見,送禮還得排隊,冷風呼嘯之際心裏是什麽滋味感覺那就甭提了。這種事張瀚也不是沒有做過,頭兩年走關系門路都是張瀚親力親為,人家過年時他就得騎馬帶著禮物上路,一路上除了要債的就是當官的和商人們往府城趕,等大年初一當官的人家開了門,這些送禮的沿著門房照壁往裏走,排隊等候見,當然多半拜年的人是要一趕多少家,各家大宅門口都放著籮筐,送拜帖的往筐子裏一放就算完成任務,禮單也是遞上去就成,不一定要等接見。

張瀚忍住笑,說道:“那你感覺軍門和麻總兵過來是何意?”

“總有目的。”李慎明若有所思的道:“風起於青萍之末。”

……

青城相對內鎮城池來說只是一個很小的小城,和一個縣城差不多大小。

規制格局倒是和漢人的城池很象,和華夏文明近在咫尺,蒙古人也不可能不受影響。

正中間就是汗宮,兩翼是幾個大型的寺廟,幾年之後毀於皇太極之手的銀頂寺的規模最大,看起來和汗宮一樣金碧輝煌。

“這個寺留著。”張瀚對鄭國昌和麻承恩解釋道:“其余寺廟和台吉府邸多半改造為軍司衙門,用來辦公,城中有少量的軍營區和居民區,更多的是承擔行政職能。城外將來可能會興起商業區和居住區,不過那要等條件更好,環境更允許的時候。”

麻承恩道:“就是說文瀾再解決喀喇沁之後?”

鄭國昌則道:“應該是套部,雖不是近在肘腋,然而實力猶強。”

張瀚道:“喀喇沁確實不足為患,偏師一支就能解決,套部和察哈爾部,才是最大的威脅。”

“漠北呢?”鄭國昌神色凝重的問。他身為大同巡撫,北虜就是最大的邊患,有賴張瀚的原因,大同以上的一千多裏的防禦區域幾乎沒有任何威脅,但身為巡撫,對北虜當然不可能只關注一個地方,鄭國昌對北虜各部的情形也是相當的了解。

事實上自從王化貞丟臉之後,大明的巡撫們對北虜的情形多多少少也會加深些了解。

“漠北已經刑白馬與小侄會盟了。”張瀚神色輕松的道:“從此以後,可能會有些反復,大局上來說,漠北已經不復為患。”

“妙!”鄭國昌忍不住大贊起來。

這個大明的巡撫忍不住道:“王化貞一年給林丹汗四萬兩,義州衛交割,朝廷又將馬市撫賞銀都給了察哈爾部,加起來幾十萬兩銀,結果廣寧之戰,北虜一騎一矢未至,簡直是出盡了醜,而文瀾不經意間便是降伏了土默特部這個右翼大部,又收服了漠北三部,若是朝廷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