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機器(第2/2頁)

“既然是做買賣,幹脆就叫買賣城。”張瀚環顧左右,用下決斷的語氣又道:“簡單明了,叫牧人們也知道這裏是幹嗎的。”

“大人取的名字甚好。”劉鵬趕緊道:“那軍司就以買賣城記錄地點,並且籌劃興建城池。我們的初步計劃是方圓八裏,分為和記公司的商行貿易區,地方當然最大,然後是公司的倉儲區,生活區,娛樂區域,駐軍的軍營區域,還有行軍司的辦公區域等等。還會劃出一些地方為自由貿易區,可以容許漢商,蒙商,俄羅斯商人前來自由貿易,我們負責安全保障,日常管理和抽稅就可以了。”

“嗯,這事由軍令司牽頭,軍政和軍需部門跟進。”張瀚點頭答允下來。

眾人都眼看著這一片大地,有些不敢相信的感覺。

連佩特林都感覺和裕升一方提出來的計劃十分龐大,方圓八裏,比他去過的張家口堡還要大的多,當然張家口堡的外圍的貿易區域更大,十來裏路到處都是商行店鋪,佩特林有些懷疑,這裏是不是能做到如張家口那般大的規模。

“閣下對中國人的貿易天賦還不是太了解。”張瀚似乎看出佩特林的疑慮,笑著道:“在遼東撫順和寬甸等處也曾經有馬市,深山高嶺之中,就有方圓十幾裏的馬市,各種遼東土產和關內來的貨物與女真人還有朝鮮人交易,在那種地方,經濟活力不足的馬市都有那麽大的規模,現在我們要建立的是兩個國家之間的貿易,放心吧,我感覺這種規模都未必夠用。”

俄羅斯人在亞洲早期的開發是以賺取利潤為主,到目前為止,其國庫裏相當數額的金幣是靠著亞洲地區的特產來賺取的,特別是羅曼諾夫王朝建立之初,和波蘭還有瑞典的談判,贖回被占領的城池,改良軍隊的裝備,平定國內的叛亂,根據俄羅斯自己的判斷,遠東的收入占了相當大的份額。

遠東的貨物源源不斷的送到俄羅斯人的歐洲部份,與荷蘭和英國人端典人貿易出去,換取巨額利潤。

可想而知,大量的中國貨物不經過南洋航線運往歐洲,而是從俄羅斯這邊出口,對俄羅斯商人的吸引力會有多大。

不要說歐洲市場,光是俄羅斯人自己的內部市場,恐怕就會把這個買賣城給塞滿了。

“未來幾年會很有趣。”佩特林的信心被張瀚鼓動起來,牛眼大的藍眼珠子裏滿是企盼。

張瀚則又是把目光投注在茫茫的雪野之上。

……

“這位是何塞先生。”軍令司通驛局的翻譯操著一嘴拗口的葡萄牙語,把那個滿頭褐發的中年男子的姓名給翻譯了出來。

“名字很怪啊。”一個軍令司的吏員笑道。

孫敬亭狠狠瞪了這個吏員一眼,然後才轉頭,伸出手去,向對方微笑道:“歡迎之至,何塞先生。”

何塞三十多歲年紀,穿著這年頭耶蘇會教士特有的長袍,胸口是一個碩大的銀十字架。

這是一個傳教士的標準打扮,自從耶蘇會成立之後,這個決心在全世界傳播主的福音的教會組織擁有著比天主教會和新教傳統派別更大的野心和更強烈的傳教欲望,其組織結構也十分先進,很吸引了大批的有志傳教的狂熱信徒。

到了如今這種時候,耶蘇會裏不僅有狂熱的教士,也有相當多的貧苦破產的歐洲人加入其中,傳教只是幌子和借口,建立教堂之後就可以撈取資金,然後過上很舒服的日子。

除了教堂,還有諸多的教會學校。

公平的說,明清之際的傳教士,多半是優秀的人才,有少數敗類,但更多的在宗教上有一份責任感,在民間福利和教會學校這兩件事上,對當時十分落後的中國有相當的促進作用。

在幾百年後的中國,相當多的優秀大學都是教會學校,這個可能有不少人都並不了解。

眼前這個傳教士應該是專注於黃金更勝於傳教,他的打扮更象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保障,而不是虔誠。

何塞操著葡語道:“多謝,此次感謝主的庇佑,我們帶來的貴方所需要的全部機器。”

孫敬亭拿著清單,道:“三十台膛床,二十台車床,還有若幹金屬機件器具。很好,我們會在何塞先生返程時把全部貨款付清。”